新生儿窒息有哪些表现?
(1) 肤色异常:皮肤颜色青紫或苍白。
(2) 心跳异常:心率较慢,小于 100 次/分。
(3) 呼吸异常:哭声弱,呼吸微弱或无呼吸。
(4) 四肢张力:四肢活动时很松软,感觉阻力很小或没有阻力。
(5) 反应异常:对于外界刺激包括疼痛刺激反应很弱或无反应。
新生儿有必要补充 DHA、鱼肝油、钙吗?
维生素D一定要吃的。因为母乳中缺乏此物。
至于DHA,现在有一些研究表明对于早产儿的神经发育等是有好处的。
是可以选择的东西,也不是一定要吃。
然后就是钙,以纯母乳喂养或者纯配方奶喂养的孩子钙的摄入量是足够的,当小孩子断奶之后,由于中国人饮食结构问题可能会出现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也是可以选择的补充物。
猪儿虫
发布 2016-03-01
从旁边人的经验看来,为新生儿或坐月子准备的很多东西,其实未必
1.尿不湿。nb码。来两包花王。
2.奶粉。来一罐。美素力一段。
3.水杯,硅胶勺子各1。
4.浴巾三四条,沐浴洗发合一一瓶,贴身和尚衣几套,包被三五匹。
5.小被子,小褥子两三套。
6.小头棉签,肚脐护理几套。
吃喝拉撒洗睡。
答:1、胎儿宫内窘迫轻者生后可不留任何遗症,中度者可影响智力发育;重者可遗留大脑瘫、了解大脑情况可做脑电图、B超、CT、核磁共振等。2、要动态地根据客观检查的各项指标来判断宝宝大脑发育正常与否。
宝宝才出生13天,就发现口里有泡泡,应该是口腔溃疡,不知道这
可用1%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清洁口腔;也可用制霉菌素溶液20ml涂患处(50万单位制霉菌素1片加20ml蒸馏水或鱼肝油),每日3~4次,直至痊愈后再治疗2~3天。母乳喂养的母亲的乳头也应同时涂药。孩子用过的食具必须单独消毒,再清洗,再煮沸消毒。
新生儿脸上长了小的一粒粒的白色的小白点,这是 东西啊,要怎么
新生婴儿脸上,包括鼻子在内,小白点属婴儿粟粒疹,是因皮下堆积的一些皮脂腺分泌物,属良性皮疹,不需任何治疗。但婴儿脸部大多数高出皮肤的红疹是热疹,与室温偏高;穿盖过多;母乳喂养时母亲乳房与婴儿脸部密切接触等因素有关。每次母乳喂养后用干且揉爽的纸巾或毛巾擦拭婴儿脸部。
宝宝才半个多月大,有些咳嗽,医生开了些药剂,怎么给孩子喂药啊
给新生儿服药主要是采取诱骗的方法,先将药水放到奶瓶中,让宝宝误以为是奶水,不过通常药汁很苦,宝宝一吃便会察觉,可以先问问医生,能不能在药里面加糖水。
另外,在宝宝饿了的时候喂药,可以让宝宝吃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如此,直到药吃完为止。但是不要将药水和奶水混合,这样会降低药效的。
喂药时如果宝宝哭闹厉害就先停止喂,安抚宝宝后再喂药,以免将药水呛入肺部。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皮肤发黄是怎么回事?刚出生皮肤还没有这么黄,
新生儿皮肤、眼球发黄是黄疸的征象,在人的血液中有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如果浓度超过每100ml中2mg的时候,胆红素就会随血液循环渗透到耳膜、皮肤和粘膜之中,并染成黄色。
新生儿出生后直接从外界吸取氧气,而不像在妈妈肚子里一样靠母亲提供氧气,红细胞携带运输氧气供给给胎儿,所以婴儿体内多余的红细胞就要处理掉。被破坏的红细胞产生大量胆红素,胆红素靠肝脏把它转化和排泄掉,而新生儿肝脏发育不完善,功能还不健全,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清除这么多胆红素,于是就出现胆红素在血液中堆积,形成黄疸了。
约50%-75%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会出现黄疸,第5-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黄疸会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迟到第3-4周才消退,如果新生儿吃奶正常,也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
此外,母乳提早母乳喂养,可以促进胎粪尽早排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理性黄疸。
孩子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那新生儿喜欢听怎样的声音呢?
新生儿听到声音,但是他们不知道声音从何而来,也不能分辨不同的声音,这时他们的听觉反射是简单的“惊吓反射”。所以新生儿听到声音后惊哭不用太紧张,只是正常的神经反射而已,并不是异常行为。
大量的实验证实,新生儿钟爱柔和、缓慢、醇厚的声音,通常听到时会安静或者微笑。对于尖锐、杂乱无章的声音则表现出烦躁、不安或者哭闹。则可能与新生儿在胎儿期每天听妈妈的心跳声有关,这种声音能给新生儿安全感。
新生儿出生后多久会开始排便?出生7、8个小时了还没有排便这个
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即开始排出胎粪,7、8个小时还没有排便是正常的。如果24小时内不见胎粪排出,就应该检查是不是肛门闭锁。
胎粪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羊水中的胎儿皮脂、脱落的皮肤上皮细胞等在肠管内混合而形成的,呈稠糊状,墨绿色,约在2-3天内排泄完。
开始哺乳后,3-4天粪便会逐渐转为黄色糊状,每天大约会排便3-5次。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内会排一次尿,少数要第天才排尿,如果宝宝48小时都没有排尿,要检查原因,看新生儿是否是吃奶少,体内水分不足。新生儿开始排尿后,一般一天要排尿10多次,尿液清澈,微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