嗲妞
发布 2018-09-27
我家宝宝最近拉出来的粑粑总是干干的,有时候还很难拉出来,感觉
宝宝实秘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干结,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食少,腹胀腹痛,口干口臭,时欲饮冷,小便短赤,苔黄厚,指纹色紫,为肠胃积热;大便干涩,难以排出,腹中攻满,喜温恶寒,四肢不温,或呃逆呕吐,苔白,指纹色淡,为阴寒积滞。
治则: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推拿处方:清大肠,摩腹各300次,清补脾经(清后加补),退六腑,运内八卦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各100次,按揉足三里,搓摩胁肋,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清补脾经,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有健脾助运之功;运内八卦,搓摩胁肋能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及推下七节骨能消积导滞。
辩证加减:面赤身热者,加清脾胃经,清天河水;脘腹胀满者加推四横纹,揉中脘;呕吐者,加横纹推向板门。
宝宝虚秘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各300次,补肾经,清大肠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揉上马,按揉足三里,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能健脾调中,益气养血;补肾经,清大肠,按揉膊阳池
两岁的小侄子这几天得了中耳炎,听说推拿可以治疗中耳炎,那么宝
补肾经1-3分钟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将患儿的小指伸直,由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肾经,推1-3分钟。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按翳风2分钟
定位:耳垂后,在耳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方法:推拿者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患儿耳垂后方的翳风穴,按压2分钟。
拿风池5次
定位: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推拿手法:推拿者一手扶住孩子的前额,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颈项的风池穴上提拿。
揉太溪1-3分钟
定位:足内侧,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和食指按揉患儿脚内踝后缘的太溪穴。
听说推拿也可以治小儿尿床,那小儿尿床推拿手法有哪些呢?
小儿尿床应该分型辩证进行推拿:
下元虚寒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睡眠中经常遗尿,尿次较多,小便清长,面色无华,肢凉怕冷,腰膝酸软,智力欠佳,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温阳补肾,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上马,揉丹田,按揉百会,揉肾俞。
操作手法:
1.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4.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5.揉肾俞:用拇指指端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6.按揉百会:用拇指按揉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的百会穴,按30-50次,揉100-200次。
脾肺气虚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经常尿床,尿频而量不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常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
小宝宝拉肚子怎么推拿?家里小孩才2岁,不太想给他用药治疗。
小儿拉肚子可以分型进行推拿:
寒湿型拉肚子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湿热型拉肚子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补脾经,清胃经各200次,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
推拿方解:清大肠,退六腑能清泻肠道湿热;清胃经及清补脾经能泻脾胃湿热;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分利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发烧加清天河水;高热,烦渴引饮,小便短黄者加揉小天心,揉二马,清天河水;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腹痛明显者,加分退腹阴阳;腹胀纳差者加运内八卦,揉板门揉按足三里。
伤食型拉肚子
治则:消食导滞,助运止泻。
推
3岁的宝宝患有慢性鼻炎,要怎么推拿可以缓解啊?
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推拿者以双手拇指指腹,从按摩印堂穴开始,向上直推至发际,反复操作15-30次;继而从印堂沿上眼眶,分推至双侧太阳穴处,反复操作15-20次;然后,再按揉太阳穴1分钟;以拇指指腹点揉双侧迎香穴1-3分钟;以食指指腹在鼻背两侧快速上下推擦,以局部产生灼热感为度,最后按揉双侧合谷穴1-3分钟即可缓解症状。
小儿推拿缓解肠绞痛怎么推?效果怎么样?
小儿肠绞痛常用推拿手法
1.补脾经100次: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末节螺纹面旋推。
2.揉小天心100次:家长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孩子手掌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的小天心穴做环状旋转揉动。
3.揉一窝风100次:家长用拇指在孩子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凹陷处的一窝风穴揉100次。
4.揉外劳宫1分钟:家长用拇指指端在手背中央的外劳宫穴旋转揉动1分钟。
5.摩腹2分钟:家长用手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在孩子的腹部轻轻的顺时针摩动。
6.拿肚角5次:家长用双手拇指,食指分别拿捏孩子的肚角5次。
家里小朋友经常咳嗽,怎么推拿可以缓解?
一般将咳嗽分为两类,外感咳嗽极内伤咳嗽,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多见。小儿咳嗽时,若精神尚佳,且不发烧,则可用推拿法治疗;若精神尚差,伴随发热,则最好就医治疗后用推拿法辅助治疗。
治疗外感咳嗽的推拿方法
外感咳嗽症状表现:咳嗽有痰,鼻塞流涕,头痛怕冷。外感风寒者,痰,涕清稀色白,风热者痰,涕黄稠。
推拿手法:
1.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线状的穴位(肺经),自指尖推向指根,200-600次。
2.推拿者用中指端旋转按揉位于小儿胸骨上窝正中凹陷处的穴位(天突),10-15次。
3.推拿者用中指揉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50-100次。
4.推拿者用两手拇指从位于小儿两乳头中间的穴位(膻中)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乳头,50-100次。
5.推拿者用中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外侧的穴位(乳旁),20-50次。
6.推拿者用食指推揉位于小儿乳头稍下方的穴位(乳根)20-50次。
7.推拿者用食指,中指两指按揉(或掌根揉)位于小儿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侧的穴位(脾俞)50-100次。
8.推拿者用拇指从下往上直推位于小儿
宝宝风寒咳嗽的推拿方法有哪些?有什么功效?
小儿寒咳推拿处方
治疗原则:散寒宣肺,止咳化痰。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膻中,揉肺俞。
推拿方法:1.开天门:用两拇指沿两眉中间至前发际自下而上交替直推30-50次。
2.推坎宫: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
3.揉太阳:用两拇指揉眉后凹陷处30-50次,
4.黄蜂入洞:用两拇指按揉鼻唇沟中,鼻翼旁0.5寸的迎香穴20-30次。
5.揉耳后高骨:用两拇指揉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30-50次。
6.揉外劳宫:用两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处的外劳宫100-300次。
7.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8.揉膻中:用拇指揉两乳头中间的膻中穴50-100次。
9.揉肺俞:用拇指揉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50-100次。
4岁的宝宝胃疼要怎么推拿?推拿哪里效果最好呢?
宝宝胃疼可以采用以下推拿手法:
消导摩腹法
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用双手掌微屈,紧贴小儿腹壁,先沿正中任脉及两侧足阳明胃经,连推带摩由上腹推摩至丹田部,每次均由上向下进行,用力宜稍沉,但勿使过重,每日进行2遍,每遍上下推摩20次。
作用: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开胃之功效。适宜于脾胃运化不健,食积而致之胃疼,腹胀诸症,亦可用于通导大便。
温通摩腹法
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双手合掌,互相摩擦,然后用右手掌紧贴患儿腹壁,左手按于右手被上,以掌心着力,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摩擦,每次40-50圈,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日可进行1-2次。
作用: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活血,缓急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脾胃久病,阳虚寒盛之脘腹冷痛,泄泻等。
穴位按摩
1.取穴:中脘,下脘,梁门,内关,公孙,足三里。
推拿方法:取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上腹部作轻推,重点推中脘,约5分钟;然后用掌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上腹部摩运5分钟,再移至中下腹部摩运3分钟,再点按中脘,梁门,下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通络止痛,适用于各种胃痛。
2.取穴:膈俞,肝俞,
我家小朋友体质特别不好,经常容易感冒,想问问小儿推拿怎么预防
小儿预防感冒可以推拿以下穴位:
清肺经5-10分钟
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无名指掌面呈线状的穴位,即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推5-10分钟。
补脾经200-500次
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螺纹面的穴位(脾经),自指根推向指尖200-500次。
清天河水100-200次
推拿者用拇指沿小儿前臂掌侧正中,自手腕附近至肘关节处的线状穴位,自腕推向肘部(天河水),100-2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