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

小儿肺炎输液用什么药

豆豆鱼 发布 2019-02-28
宝宝咳嗽的比较厉害,而且还有点烧,医生说是肺炎,考虑输液
小儿肺炎一般主要是细的支气管,还有一些肺泡的炎症渗出,主要可能是有细菌或者病毒,或者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引起的肺部的炎症,像这种情况小孩子如果得了肺炎,一般的呼吸道症状比较重,可能会出现有频繁的咳嗽,喉间痰响或者呼吸急促,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困难,发绀的现象,有的小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发热,甚至会出现高热惊厥,有的小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腹泻或呕吐的现象。 一般肺炎的治疗是针对于病因的治疗,还有对症的处理,常见的一般治疗就是,如果细菌感染需要使用一些抗生素进行消炎的治疗,痰液比较多,比较粘稠,可能需要有一些稀释痰液、化痰的一些药物,还有就是根据他的一些检查,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心肌功能的损伤,或者是电解质紊乱,然后对应的相关的处理。所以小孩子的肺炎治疗,是根据不同的宝宝情况,根据对症还有对病因进行一些相关的治疗,他的一些使用的药物也是根据这些来决定的。

小儿支气管炎必须要输液吗

明眸垂柳三千倾】 发布 2019-02-20
孩子最近老是咳嗽,好像是支气管炎,明天准备带孩子去医院看
小儿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各种致病原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的感染,主要累及是支气管,表现就是支气管的炎症,一般常见为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有时候或是混合感染,它的一般主要表现就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出现咳嗽,咳嗽刚开始是少痰,慢慢的有可能会出现咳嗽有明显的喉间痰响,有时候可能会伴有发热的现象。 一般如果是小儿支气管炎症状不是很重,肺部啰音不是特别多,一般口服药物治疗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输液。如果小孩子支气管炎它的症状比较重,咳嗽比较多,痰鸣音比较多,有可能会继发到肺炎的时候,这时候有可能就需要输液治疗,甚至需要住院治疗,每个小孩子情况不一样。 如果家长觉得小孩子咳嗽次数有增多,喉间痰响有增多,有精神状态不太好,还是及时建议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宝宝情况及时的做一些干预处理,如果是口服药物效果比较好,是不需要输液的。

不需要输液的53种病症都是什么病

素顏都比浓妆媚 发布 2018-06-19
之前看央视报道,说很多病都是没必要输液的,具体有53种病
以下53种病症都不需要输液 一、内科疾病24种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

乱输液可能有什么危害

niejia 发布 2018-06-19
都说乱输液对身体不好,那乱输液都有哪些危害呢?
1、降低患儿免疫力 其实我们人体自然状态下,对周围环境的病菌是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的,如果大病小病都依赖输液,不仅会增强病菌的耐药性,还可能干扰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 2、损伤患儿肝肾等器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输入的药液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最终由肾脏排出体外,这会加重肝肾的负担。长期输液可能对肝肾等器官的功能造成损伤。如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除可能引起肾功能障碍外,还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3、导致患儿菌群失调 人体的体表及体内寄存着许多细菌,正常情况下保持菌群间的平衡,就不会引发疾病。过度输液会导致人体固有的细菌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为今后的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4、患儿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当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这些物质的输入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如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此外,长期注射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易引起静脉炎等病症。

乱输液有什么危害

天使妈妈 发布 2018-05-15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称现在乱输液情况比较严重,而且这种现象
1、加重肺部负担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不超过10毫微米,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药品进入血液后,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停留在肺里,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同时可能影响全身氧的供应。 2、产生耐药性 常输液还有可能成为一种“输液病”, 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概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病,如果不输液就不太容易治愈。 3、不良反应速度快 药品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口服的片剂、胶囊剂等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这个过程比较缓慢,造成的不良反应也比较轻,一些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杂质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或过滤掉了。当静脉注射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又快又猛”地造成发烧、皮炎、皮疹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休克或者死亡。

一岁宝宝输液八天还发烧38.7怎么回亊

#羽化尘 发布 2017-08-04
一岁宝宝输液八天还发烧38.7怎么回亊
小儿发烧的病因是相当多的,临床上可以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以感染性多见,如感冒等是最常见的病因,对于发热需要首先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体温过高时容易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所以也是有必要控制体温的,主要是采用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的方法,具体用药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哪些情况需要输液?

撑着小伞潇洒走天下 发布 2017-07-28
我妈总是一点小问题动不动就输液,我说输液不好她还讲我,到底哪
以下内容来源于2017年7月25日发布的《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7.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8.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