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虚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声无力,声低气少,痰白量多,自汗出,畏风冷,反复感冒,每次感冒就会导致咳嗽,咳痰的发作,舌淡苔白,脉虚,此为肺气虚,卫气不固。
治疗原则:益肺固卫,化痰止咳。方用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五味子,紫苑,桂枝,白芍,防风,款冬花。
方中以紫苑,款冬花化痰止咳,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黄芪,防风以增强益气,助卫固表,抵御外邪;党参补益肺脾;五味子收敛肺气以治病本。
阴虚肺燥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遇冷加重,咽干,口渴欲饮,痰少不利,或兼呼吸无力,咽痒而咳,反复发作多年不愈,逐渐加重,而发展与季节无关,全年咳嗽不止,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润肺利痰止咳,方用润肺汤。
常用中药:桑白皮,天花粉,冬瓜子,百部,款冬花,麦冬,党参,五味子,知母。
方中以润肺止咳的款冬花,百部为主药,合以化痰降气的桑白皮,养阴止咳的麦冬,知母,以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党参,五味子补益并收敛肺气;天花粉,冬瓜子利痰,诸药配合,利痰止咳力强。尤其通过益气养阴之品,起到治本的效果,可使咳嗽缓解后不再复发。
脾肺气虚型支气管炎
咳嗽,痰多质稠,咳吐爽利,因痰而咳,痰出咳止,胸闷,食少气怯,胃脘痞满,大便时溏,倦怠无力,舌苔薄白,脉缓本病虽也咳嗽,咳痰为主证,但属脾肺俱虚之证,重在脾虚。
治疗原则:补益脾肺,化痰止咳。方用健脾化痰汤。
常用中药: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紫苑,款冬花,干姜,五味子,灸甘草。
方中以党参补益肺脾之气,为方中主药;紫苑,款冬花化痰止咳;干姜,五味子一散一收,调理肺气,增强止咳的作用;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燥湿,既助紫苑,款冬花消除已生之痰,又可增强运化功能,,杜绝生痰之源,使痰不再生,且能调和脾胃,增强食欲,加强运化的功能;灸甘草和中,并调和诸药,胸闷,加桔梗,枳壳。
老慢支病人应该如何做才能平稳地度过冬季呢?下面几点注意事项,老慢支病人和家属应给予关注。 1....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膏肓、肺俞、风市、脾俞穴。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用闪火法将火罐...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在北方地区是一种常见病。患者表现为长期咳嗽、...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痰呈白色泡沫状,尤其是早晨起床时较为严重。并发细菌感染后,痰液转为黄...
在曰常生活当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平时可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萝卜、白菜...
目前临床上无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特效药;自我按摩可缓解症状,提高免疫力,控制复发率。具体的治疗手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