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可由很多原因引起,常见有感冒,感染性疾病等,感受外邪,如风热,暑热,疫毒引起的发热,可用穴位艾灸法治疗,而阴虚发热所致长时间低烧一般不宜使用艾灸方法治疗。
发烧具体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大椎穴:取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7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90度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即是曲池穴。
合谷穴:以一只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置在另一手拇指,食指指间,手背第1,2掌骨间,在拇指尖下即为合谷穴。
鱼际穴: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在第1掌骨中点掌后白肉隆起的边缘,赤白肉际处。
内庭穴:足背第二,三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约半横指)的凹陷处。
商阳穴:取坐位,伸指伏掌,沿食指指甲底部与桡侧缘两引线的交点处,距指甲角0.1寸处。
曲泽穴:伸肘仰掌,肘部稍弯曲,在肘湾里可以摸到一条大筋,即肱二头肌腱,在其内侧,肘横纹上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曲泽穴。
外关穴:抬臂,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量约2横指处,在前臂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与内关相对即为外关穴。
内关穴:伸肘仰掌,微屈腕,从腕横纹上量约2横指处,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即为内关穴。=
风池穴:头部,枕骨下斜方肌与胸锁乳突之间的凹陷中即为风池穴
委中穴:取俯卧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明显露出股二头肌肌腱和半肌肌腱,在其中间,按压有动脉搏动处即为委中穴。
陷谷穴:足背第2,3跖骨间结合部之前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陷谷穴。
百会穴:在头部,两耳尖连线中点,按压后有凹陷处即为百会穴。
劳宫穴:屈指握拳,在第2,3节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以中指,无名指之间切于掌心横纹,中指尖处即为劳宫穴。
涌泉穴:卷足时,在足底部掌心前面凹陷处,约在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的凹陷处。
施灸方法: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处皮肤2到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众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到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艾炷隔姜灸:穴位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到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一次,7到10天为一疗程。
发烧是一个症状,而引起发烧这个症状的原因很多,可以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免疫...
疫苗接种后出现高热是常见疫苗接种后的反应,也是针对疫苗体内出现正常反应的表现形式之一。对待任何原因引...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暂时不考虑感染艾滋病,建议进一步检查。如果感染艾滋病的话,这些药物根本不...
婴幼儿体温<37.5度不算发热,不需物理降温,除多喝水/液体。发热本身不是疾病,是对待进入人体...
白加黑中含有的对乙酰氨基酚即为解热镇痛药物,一片中含对乙酰氨基酚 325 mg。但如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