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针刺合谷的作用有哪些

青果若繄 发布 2019-04-18
 针刺合谷的作用有哪些?怎么操作手法正确?
针刺合谷的作用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又名虎口,穴位在太阴与阳明经结合之处,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该穴具有活血调气,清热退热,疏风解表,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针刺合谷对人体有广泛的调整作用,多用于治疗头面部,肢体及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如: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咳嗽气喘,胃痛,腹痛,便秘痢疾等症。 针刺合谷的方法 取穴:前臂旋前,肘关节半屈,手背面第1,2掌骨之间,在第2掌骨桡侧缘近侧1/3与远侧2/3交界处。 简易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是穴。 进针方向:针尖偏向第2掌骨方向,与掌背侧面成80°。 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觉向食指方向。

曲池怎么用针刺

我的小幸福0 发布 2019-04-18
曲池穴用针刺怎么操作?有什么好处?
曲池针刺方法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浅层布有头静脉的属支和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桡侧返动,静脉和桡侧副支,静脉间的吻合支。 位置:坐位,前臂旋前,肘关节半屈,在肘横纹外侧端,前臂背腹面交界处;对肱桡关节。 简易取法: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上向下直刺与肘部平面成90°。 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深面或向前臂及手。 针刺曲池的好处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入,犹如水注池中,又取穴时,屈曲其肘而得,故名。配属五行,属合土穴,本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退热,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利水除湿之功,针刺曲池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热病,肘臂酸痛,上肢不遂,瘰疬,疔疮,瘾疹,喉炎,荨麻疹,扁桃体炎,结膜炎,肘,肩关节炎,高血压等症。 注意事项 针刺曲池手法一般应随证施用,多以直刺为宜。用该穴和足三里穴降血压时,应注意每次针前测量血压,以防巧合发生脑溢血。

针灸可以治疗咳嗽吗

潋潋小雨 发布 2019-04-08
针灸可以治疗咳嗽吗?具体针灸哪里呢?
针灸可以对咳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咳嗽的发病原因有外邪侵袭,肺气不得宣畅而咳嗽;也可由肺脏的病变,或其它脏腑有病,影响肺脏所致咳嗽。针灸可以扶正正气,调和身体阴阳平衡,选用肺俞,中府,列缺,尺泽,合谷等穴位施针,可以宣肺通气,止咳化痰。 咳嗽针灸部位 外感咳嗽 取穴:肺俞,列缺,合谷,天突。风热配大椎,曲池,风寒配风门,外关;咽喉肿痛配少商,尺泽。 治法功效:疏风祛邪,宁肺止咳。取手太阴,阳明与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泻法。针灸后背部腧穴可拔罐,并可加灸或放血。 内伤咳嗽 痰湿侵肺型取穴:肺俞,太渊,太白,丰隆,天突;咳嗽兼喘加定喘穴;胸脘痞闷加足三里,内关。 治法功效:健脾化痰,调补肺气。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用平补平泻手法,并可加灸。 肝火朔肺型咳嗽取穴: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咽喉肝痒加照海,咳逆咯血加孔最。 治法功效:泻肝益肺。去手太阴,足足厥阴经穴为主。毫针泻足厥阴经穴,平补平泻手法太阴经穴。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怎么操作

深蓝浅蓝枫色 发布 2019-04-08
听说针灸也可以调理乳腺增生,那么怎么操作正确呢?
乳腺增生针灸治疗方法如下: 1、取俯卧位,推背15分钟(建议用亚麻籽油,既可润滑皮肤,又能清洁毛孔的油脂!),重点在督脉、夹脊穴和膀胱经上推拿,然后再至阳、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上拔罐或刮痧。 2、取仰卧位,烤神阙、气海、关元15分钟,并从上自下捋人迎穴300次。然后根据患者状况在以下穴位选择性拔罐:膻中、乳根、期门、渊腋、辄筋。 膻中:前正中线,两乳连线中点。八会穴之气会穴,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 乳根:第5肋间隙,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期门:乳头直下,第6胁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肝之募穴,疏肝解郁。 渊腋:腋中线,第4胁间隙。 辄筋:渊腋穴前一寸,第4胁间隙。养筋护肝,行气化瘀。 3、针刺穴位: 足三重穴;太冲、行间;木斗穴、木留穴。 足三重穴活血化瘀功能极强,有三个穴位:一重穴位置与悬钟穴相符,二重穴与光明穴相符,三重穴与外丘穴相符。三穴同取具有“破气行血”之功。 木斗穴、木留穴:木斗穴在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距离跖骨与趾骨关节0.5寸;木斗穴在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连接部的凹陷处。

针灸治疗痛风怎么操作

时光笑我太孤独 发布 2019-04-08
痛风可以用针灸调理吗?怎么操作呢?效果好不好?
痛风针灸操作可以采用以下手法: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2、曲池。 配穴:分2组。 1、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 2、合谷。 (二)治法 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1~1.5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发作间隙期明显延长者;无效:症状、体征及血尿酸检查均未见改善。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阿是穴、太冲、内庭、对应点; 2、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 阿是穴位置:红肿热痛最明显处。 对应点位置:健侧手部阿是穴的对应部位。 (二)治法

针灸后多久可以洗澡

沐寜忆乐 发布 2019-04-04
听说做完针灸不能立刻洗澡,那么针灸后多久可以洗呢?
针灸之后血液循环增强,同时也会出现毛孔增大的情况,所以是最好不要立即去洗澡。针灸4个小时后,针眼才会慢慢闭合,一般建议针灸后一般要过4到6小时才能洗澡。如果针的地方较多较深,针处有红肿,最好先经过消毒,尽量半天以后再洗澡。 马上洗澡或者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因为针口见风受到感染。 再者,因为针灸刺激的是神经部位,加速血液循环吗,针灸后,针口还没闭合就洗澡,容易因为风邪入侵影响神经。 此外,针灸后毛孔增大,马上洗澡的话,细胞受热,出现更大程度的扩大,容易导致一些皮肤炎症的发生。

针灸治感冒效果怎么样

9475521r 发布 2019-04-04
感冒了可以针灸治疗吗?效果怎么样?怎么操作呢?
针灸对感冒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中医认为,感冒的发生,常因外感风寒或受暑热, 湿邪所致,针灸有扶正祛邪,清热温寒的作用。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清热,指去热症要用“清”法;温寒,指寒症用“温”法,这与治寒以热,治热以含的意义是一致的,所以说针灸对于感冒的疗效是很明显的。 感冒针灸部位 风寒型感冒 症状:恶寒症,发热轻,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咽痒,周身酸楚或伴随咳嗽痰白质稀,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解表。 针灸取穴:列缺,迎香,风池,合谷,列缺,风门。 取穴原理:风寒外袭,肺卫失宣,风池为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取该穴位与足太阳膀胱经风门可解表祛邪,疏风散寒;列缺是肺经络穴,可宣肺通窍,治鼻塞流涕,咽痒甚佳;配鼻旁的手阳明经迎香,可宣肺气,利鼻窍;取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以祛风宣肺,解表退热。 风热型感冒 症状: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头身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咽喉肿痛,伴随咳嗽痰稠色黄,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原则:疏风解表,清热。 针灸取穴:尺泽,鱼际,大椎,曲池,外关,少商。 取

膝关节疼痛怎么针灸

大傻兔 发布 2019-04-03
每次到阴雨天膝关节就会疼,想问问针灸调理效果怎么样?怎么针灸
膝关节肿痛多是因为肝肾不足,筋膜失养,寒湿凝聚,或痰湿流注,或外伤瘀血,或内伤而致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积液肿胀疼痛或有骨质增生而致。具体的针灸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针灸治疗方法一 选穴:取患者双侧三阴交、行间穴、阳陵泉 操作步骤:患者取平卧伸膝位,取75%的酒精常规消毒,取直径0.25mm,长40mm的银针针灸,分别刺入三阴交、行间穴和阳陵泉,进针0.5-0.8寸,三阴交和阳陵泉进针1-1.5寸,的气候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个疗程。 功效:此方法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难以仰卧或侧卧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针灸疗法二 操作方法:在疼痛膝关节的对侧肘关节尺泽穴附近找痛点,先以指代针,边按压边让患者活动膝关节,疼痛减轻后再用针灸针针入,行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再行针一次.留针的过程中可让患者在诊室内走动(注意不要晕针!). 功效:此治疗方法对急性疼痛有立杆见影之效,慢性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针灸疗法三 操作方法:在膝关节疼痛部位寻找青色之静脉,以三棱针点刺后,则出血如豆,然后加拔火罐。 为了预防火罐漏

骨质疏松可以针灸吗

陌焾 发布 2019-04-03
患有骨质疏松症,针灸可以调理吗 ?怎么操作呢?
骨质疏松可以针灸,但是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操作进行。 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具有调和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功能,实验证明针灸是治疗骨质疏松症方法之一,可缓解临床症状、调节骨代谢和提高骨密度。在治疗时要辨证论治,对症选穴,做到标本兼治。 骨质疏松的针刺疗法 取穴:肾俞(双侧)、大肠俞、夹脊穴、委中、昆仑、太溪、三阴交、足三里。 操作:毫针直刺,骨质疏松患者一般年纪偏大,体质较弱,针刺时以补法为主,刺激量要轻。 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请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治疗。 艾灸疗法 取穴:选取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旁开2横指处,左右各一穴);关元穴(脐下3寸)。 操作:可以选用艾炷隔姜灸或者艾条悬起灸,每次艾灸的时间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病情程度而定,时间可不固定,以耐受为主,一般每穴各灸15—20分钟,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可在医生指导下掌握方法后,自行在家中操作。

颈椎病针灸怎么操作

薰衣草de菋檤 发布 2019-04-02
听说治颈椎病用针灸的方法效果还不错,那颈椎病针灸怎么操作呢?
针灸治疗颈椎能够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有效的缓解颈椎不适等症状,有着治疗、缓解、保健的功效。治疗颈椎常用的主穴有颈夹脊、阿是穴、天柱穴、后溪穴、申脉穴。其中颈夹脊、阿是穴、天柱穴为局部取穴,可以疏通调节颈部气血,舒筋骨,通经络;后溪穴和申脉穴分别为手足太阳经穴,并且为八脉交会穴,后溪穴通于督脉,申脉穴通于阳跷脉,两穴上下相配,可以疏导颈部和肩胛部气血。上述穴位除阿是穴为疼痛点位置不定外,其他穴位均有固定的体表位置,具体穴位图如下: 颈夹脊:颈夹脊穴在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 天柱穴: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哑门(督脉)旁1.3寸,当顶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取穴。 后溪穴: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配穴治疗 根据颈椎病临证分型,督脉、足太阳经证可配伍风府穴、昆仑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小海穴、少泽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风寒痹阻可配伍风门、大椎;劳伤血瘀可配伍膈俞穴、合谷穴;肝肾亏虚可配伍肝俞穴、肾俞穴。兼有头晕头痛症状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