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治疗热哮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
拔罐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 花针在各穴用轻叩刺,待微出血为度,再 拔罐,留罐10分钟,以局部有少量血点冒 出皮肤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若病人喘急,可配合在鱼际穴针灸, 用抢转提插手法,直至病人喘息渐平息时 方可出针。
拔罐常用的玻体罐有哪些重要特征?
玻璃拔罐是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拔罐,使用玻璃罐可以观察到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 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各大医药商店的器械柜均有出售。它是由 玻璃加工制成,一般分为大、中、小三个 型号。其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使用 时可观察到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缺点是易摔碎损坏。
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什么?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病变局部。操作:采用留罐法,在病变局部以闪 火法或投火法广泛拔罐,每日1次,一般3 次可治愈。落枕采用闪罐法将罐吸拔于颈部疼痛部位,来 回走罐。治法二:取穴:大肠俞、血海、委中、阿 是穴。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 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位上, 留罐10 - 15分钟,每日1次。治法三:取穴:腰骶关节处、髂后上棘处(双侧)。操作:采用留罐法,患者取俯卧位, 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所选部位,留罐 15 - 20分钟,每日1次,1- 3次即可治愈。治法四:取穴:健侧养老穴,损伤局部。操作:采用针后加火罐法,在穴位处 快速进针,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然后在 损伤局部用闪火法拔罐2 - 3枚,留罐30分 钟,取罐后在患部用手掌面由轻一重一轻按摩数分钟。治法五:取穴:压痛点。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找到明显的 压痛点后,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用皮肤 针叩打至渗血,再拔火罐,留罐10分钟。治法六:取穴:委中穴。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患者取俯卧 位,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 速点刺,使其出血,迅速拔罐,留罐10分 钟,出血约5毫升。此法治疗腰扭伤效果 较好,一.
逾期淚
发布 2017-08-15
如何通过拔罐治疗湿疹?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膈俞、血海、三阴交、足三 里穴。操作: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留罐 法,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 位上,留罐10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 于血虚风燥型,表现为病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患部皮肤增厚、粗糙,肤色暗, 色素沉着,脱肩,舌淡苔白。治法二.:取穴: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 交穴。操作: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留罐 法,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 位上,留罐10 - 15分钟,每日1次。本法 适用于湿热型,表现为皮损局部糜烂,渗液较多,瘙痒剧烈,伴有身热,疲乏,便 秘或腹泻,舌苔黄腻。治法三:取穴:大椎、委中穴。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局部进行 常规消毒后,用消毒的三棱针点刺,用闪 火法将直径为2 - 3厘米的玻璃火罐吸拔在 穴位皮肤上,可以看到每个针孔有血液流 出,皮肤充血发红即可起罐。每周2次,6 - 8次为1个疗程。本法适用于急性炎 症期。治法四:取穴:丘疹、水疱及苔藓样变局部。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对病变局 部进行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或三棱针 迅速点刺,然后立即拔上火罐,以吸出少量血液及渗液为佳。本法适用于湿热型, 表现为皮损局部糜烂.
拔罐是如何兴起的?
古时候人们常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 得名角法,现代人则称拔罐。在我国 民间拔罐疗法流传广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并且可治疗 多种疾病。拔罐疗法以有数千年的历史。
拔罐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 风、寒、湿邪杂合而成病,停滞于关节、 肌肉,阻碍气机运行,不通则有疼痛。拔罐是借热力排去罐中空气,产生负压吸附 于皮肤,使局部充血而达到康复的一种方法。有研究表明,拔罐能温通经络、祛湿 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针对风湿性关节炎,拔罐能使关节周围的风寒湿邪气 透于体表而外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致炎物质,加强新陈代谢,从而减轻 症状:,促进康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结缔组织的非 化脓性炎症,以关节部位为主,也可能触 及其他器官,寒冷和潮湿可引发此病。
应怎样通过拔罐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 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 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地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预防肠胃道疾病可以拔罐足三里, 能对脾胃功能进行双向调节。
如何通过拔罐治疗寒哮?
拔罐方法:火罐法。留罐10分钟。各穴以皮肤出 现痧血为度,若不慎起疱,起罐后不挑破水疱,用消毒纱布敷盖固定即可,待水疱 自行吸收结痂。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选穴:肺俞、尺泽、列缺、天突。定位: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 棘突下,旁开1.5寸。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 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 腱之间(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 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 部位)膻中穴。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拔罐方法:灸罐法。上述各穴(除天突外)行艾条温和灸,之后拔罐(除列缺外)并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拔罐疗法时有哪些病必选腧穴?
拔罐疗法,是属于祖国传统医学外治 方法的一种。因此,它亦是以中医辩证论 治为依据,以经络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少而精地选取相应腧穴。现将必选 腧穴叙述如下:(1) 全身肌病必选腧穴:大椎、身柱。(2) 下半身疾病必选腧穴:命门。(3 )呼吸系统疾病必选腧穴:风门、肺俞、脾俞、中 府、膻中。(4 )循环系统疾病必选腧穴:心俞、厥阴俞、督俞、肝 俞、脾俞、神道、灵台、巨阙。(5) 胃病必选腧穴:膈俞、肝俞、脾俞、胃 俞、中胺、上胺。(6) 肠道病必选穴:脾俞、三焦俞、大肠俞、 天枢、关元。(7) 肝胆疾病必选腧穴:肝俞、胆俞、脾俞、中 皖、至阳、期门、阿是穴。(8)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必选腧穴:肝俞、脾俞、肾俞、膀胱 俞、八懲、关元、中极。(9) 内分泌系统疾病必选腧穴:肺俞、心俞、肝俞、脾 俞、肾俞、中脘、关元。(10 )神经系统疾病必选腧穴:心俞、厥阴俞、神道、灵 台、肝俞、脾俞、肾俞。(11)脑血管疾病必选腧穴:心俞、厥阴俞、肝俞、脾 俞、神道、灵台。(12 )运动系统疾病必选腧穴:上肢范围:肩髎、肩贞、 肩中俞、肩外俞、阿是穴。下肢范围:肾俞、八髎、秩边、环 跳、殷门、伏兔、风.
终那拉
发布 2017-08-12
如何通过拔罐治疗血热月经不调?
治法:方法一:选穴:大椎、曲池、中极、三阴 交、隐白。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 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 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 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 部位)。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 中下4寸。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 0.1寸(足大趾内侧,由大趾趾甲内侧缘与 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为取穴部位)。拔罐方法:刺络拔罐法。曲池、 大椎及隐白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 量以3-5亳升为度,余穴拔罐,留罐10分 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方法二:选穴:血海、地机、三阴交、行间。定位: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 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 隆起处。地机: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 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阴陵泉下3 寸,胫骨内侧缘)。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行间:在足背侧,当第一、第二趾 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拔罐方法:行间穴用梅花针轻叩 刺,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余穴 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