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如何定义病毒性肝炎?

枫叶飘零00 发布 2017-08-04
如何定义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以肝功损害为主。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型。其中对儿童危害最大的是甲型和乙型,特别是乙型肝炎,目前全球乙肝病毒(HBV)慢性携带者约3亿5千万,还有2亿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病毒性肝炎的类型特点有哪些?

泪竹引 发布 2017-08-03
病毒性肝炎的类型特点有哪些?
急性肝炎起病急,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肝区不适、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伴有尿黄如浓茶水色,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大便呈灰白色。并且根据是否出现黄疸,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分为慢性迁延肝炎和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特点为病程超过半年,迁延不愈,症状及肝功能损伤并不严重,或反复波动,临床症状轻微。慢性活动型肝炎的特点为病程超过半年以上,常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肝功能持续或反复异常,有的患者可于颈、前胸部出现红色充血性皮疹,周围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形似蜘蛛爪(蜘蛛痣),手掌两侧肌肉处发红手心不红称为肝掌,面色晦暗,并可出现其他脏器损害的症状。淤胆型肝炎表现类似于急性黄疽型肝炎,区别为自觉症状较轻,但黄疸重常伴有皮肤瘙痒,肝肿大,大便呈灰色,且黄疽持续时间长。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表现者为慢性淤胆型肝炎。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由于病毒在肝内大量繁殖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导致肝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有很多原因均可引起肝损伤,从而出现转氨酶升高和肝炎表现,其症状与病毒性.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疾病?

64314482r 发布 2017-08-03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疾病?
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 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A)、乙型 肝炎(hepatitisB)、丙型肝炎(hepatitis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E)。我国属于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 地区。

大麦芽汤怎么治肝炎后遗症?

弥猫深巷 发布 2017-08-01
大麦芽汤怎么治肝炎后遗症?
采用大麦芽50克,茵陈50克,橘皮 25克。水煎汤。每日早、晚分服。用治急慢性肝炎后遗症,如胸闷、病胀、食欲不振等。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传染源?

孤痞 发布 2017-07-31
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传染源?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毒 主要通过类便排出体外,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有传染性。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病毒 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中。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B- sAg携带者是HDV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渠道是什么?

娜尕妖 发布 2017-07-31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渠道是什么?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血制品以及使用污 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②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吸人羊 水、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③ 生活上的密切接触;④性接触传播。此外,尚有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以输血及血制品 传播为主,但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炎多见。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 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如何用砂仁敷穴方治疗妊娠病毒性肝炎?

临流照影 发布 2017-07-31
如何用砂仁敷穴方治疗妊娠病毒性肝炎?
砂仁敷穴方适用于清利湿热妊娠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砂仁敷穴方具有清利湿热的功效。方由砂仁30g,白矶10g,白糖50g,鲫鱼1条(连肠杂用)组成。将砂仁洗净,晒干,研为细末,过筛;然后与白矾、白糖、鲫鱼共捣在一起,纱布包裹,贴于神阙、至阳。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急性肝炎的发病表现是什么?

乔巴蛋糕 发布 2017-07-29
急性肝炎的发病表现是什么?
多以发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甚 或呕吐。常有上腹部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尿色逐渐加深。 肝脏可轻度肿大,伴有触痛及叩击痛。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及 尿胆原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恢复期黄疸消退,精 神及食欲好转;肿大的肝脏逐渐回缩,触痛及叩击痛消失,肝功 能恢复正常;本期约持续1 -2个月。

重型肝炎有何发病特点?

緈諨迴憶00 发布 2017-07-28
重型肝炎有何发病特点?
亦称暴发型肝炎。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迅猛,病程短 (一般不超过10天)。患者常有高热,消化道症状严重(厌食、 恶心、频繁呕吐,鼓肠等);极度乏力。在起病数日内出现神经、 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行为反常、嗜睡、烦躁不安等)。体检 有扑翼样震颤、肝臭等,可急骤发展为肝昏迷。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出血倾向明显(鼻出血、淤斑、呕血、便血等)。肝脏 迅速缩小。亦出现浮肿、腹水及肾功不全。实验室检查:外周血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 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纤维蛋白原减少;血糖下降;血氨升 高;血清胆红素上升,ALT升高,但肝细胞广泛坏死后ALT可 迅速下降,形成“酶胆分离”现象;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及管 型,尿胆红素强阳性。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charles 发布 2017-07-28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诊断依据可有家族肝病史,遗传疾病史及母孕期感染史。有黄疸,肝脾大,溢乳,畏食,腹胀等新生儿肝炎综合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一般低于nijJund/L(10mg/dl),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以前者为主。谷丙转氨酶升高或正常,碱性磷酸酶升高。新生儿甲胎蛋白满月后应该转阴而患儿可持续增高,这提示肝细胞有破坏和再生增加,通常在转氨酶高峰后1周左右达到高峰。尿胆元、尿胆红素阳性。HBsAg可为阳性。本病与新生儿先天性胆管闭锁有时很难鉴别。但若把新生儿肝炎误认为胆管闭锁而做手术,可使病情恶化。预防措施预防关键是母亲孕期避免各种疾病感染及患肝炎,可使本病发病率下降。对HBsAg阳性的母亲,特别是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均应予以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一般免疫接种3次,即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各接种1次,剂量为1ml(2(Vg),上臂三角肌注射。血清抗-HBs抗体作为检查疫苗效果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