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听人说热敷肚子,请问热敷肚子有什么好处吗
缓解胃寒性胃痛
有胃寒性胃痛引起的腹部不适,可以用热敷疗法,将薄姜片戳孔,贴在肚脐上周围以及疼痛部位,再在上面盖上热毛巾,可以辅助治疗胃痛,热毛巾哟水气,可以较快速的开皮毛,张血管,使热气和姜气渗透,达到温经络,驱寒气,化疼痛或挛急的作用。
改善血瘀型痛经
将川穹,丹皮两味中药煮成药汁,生姜两大片针刺小孔,肚脐及气海穴贴一片,关元穴贴一片,毛巾放入煮沸后的药汁浸透,寄到微干,温度适宜,不要太烫,平放在下腹部,也可将药渣平铺于毛巾上,冷却后再付一次,每日1-2次,可以连敷到月经走后第四天,能有效改善痛经。
调理怕冷胃寒体质
将盐在锅中炒热,待到温度降到皮肤能承受时即将其堆放在肚脐周围干热敷,先将肚脐上放一次薄生姜泥,再堆放是能够炒热的盐,最后盖上热毛巾,长期坚持,可以改善四肢冰冷,胃寒怕冷,对肚脐周痛,腹痛,腹泻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缓解宝宝肚子胀气
用局部热敷的方法可以缓解宝宝肚子胀气,温度升高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宝宝肚子消化排气,将毛巾浸在温热的水中,然后拧干水分,热敷肚子,在宝宝肚子胀气之前,将毛巾放在手腕处试一下温度是否合适,避免热
热敷要注意什么,大家知道吗
1、热水坐浴热敷妇女月经期间禁用,以免引起感染,妊娠末期也不宜用。
2、热敷水温过高,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人,急腹症诊断未明时不应热敷,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头,面,口腔部化脓性感染不宜热敷,以免促使细菌进入脑中;各种出血病人也不宜热敷,以防血管扩张,加重出血。
3、给病人热敷之时,如果出现皮肤有发红等异常改变,应该暂停使用。
4、热湿敷的毛巾要拧干,热湿敷后不宜马上外出,否则容易着凉感冒。
请问热敷怎么做才好,有什么方法?
干热敷法
将60-80℃的热水灌至热水袋容积的三分之二,排出气体,旋紧塞子,放置于需要热敷之处,小儿,昏迷,循环不良,局部神经麻痹以及感觉迟钝的病人,应以厚毛巾包好热水袋后再用,以免烫伤;若无热水袋,可以用耐热玻璃瓶盛热水代替。
湿热敷
用毛巾或纱布浸在手腕能忍受60-80度的热水中,拧干抖开,折叠敷于患处,每3-5分钟更换一次,并持续15-30分钟,也可在敷部上加棉垫,热水袋保持温度,在热敷过程中要防止烫伤。
热水坐浴
热水坐浴的热敷方法适用于会阴部和臀部疾病以及肝门充血,有炎症和疼痛的病人,无伤者可以在清洁盆中装入三分之二的热水,并在坐浴过程总随时调节温度,勿过冷或过热,将臀部在热水中约20-30分钟中擦干保暖。
有的人说热敷的时候最好加一点粗盐,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啊
热敷加粗盐主要是为了强化热敷的效果,粗盐中的微量元素,会在热敷的同时进入人体,达到消炎镇痛,调节平衡,疏通血管的作用,而且粗盐加热后保温性,渗透性强,可将热温渗透到体内,而且粗盐颗粒大,便于热量的储存和传输,还能将体内病气,寒气吸出来,提高热敷效率。
萧小晓
发布 2017-09-29
想知道热敷眼睛的话有什么好处啊
热敷眼睛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扩张眼睛局部的毛细血管,改善眼睛疲劳,消除黑眼圈和鱼尾纹,放松眼部肌肉。
热敷肚子有什么好处
有胃寒性胃痛引起的腹部不适,可以用热敷疗法,将薄姜片戳孔,贴在肚脐上周围以及疼痛部位,再在上面盖上热毛巾,可以辅助治疗胃痛,热毛巾哟水气,可以较快速的开皮毛,张血管,使热气和姜气渗透,达到温经络,驱寒气,化疼痛或挛急的作用。
想知道什么时候热敷黑眼圈是最好的,有没有人知道啊
晚上热敷眼睛对消除黑眼圈有帮助。晚上躺着休息时,闭目热敷,能缓解眼部疲劳,还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消退黑眼圈或防止新黑眼圈的形成。
打完球肌肉酸痛厉害,做热敷可以吗?肌肉酸痛怎么热敷?
用毛巾包裹住暖水袋敷在肌肉酸痛处,15分钟左右,每4小时进行一次,一天3次,保持3天。热敷能够疏散剩余乳酸及其它代谢产物,给目标肌肉带来氧气新鲜的血液,使肌肉更快的康复。
扭伤后到底是要冷敷还是热敷啊?要怎么处理啊?
首先,冷敷和热敷都是扭伤的护理治疗方法,只是针对不同病情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那么冷敷和热敷在作用上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冷敷是利用冰袋或湿毛巾敷于损伤部位的皮肤上,能够起到促进周围血管收缩,减少外周血流量,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于减少渗出,进而防止炎症反应的作用。同时,冷敷可抑制神经末梢的感觉,使局部神经传导速度暂时减慢,降低感觉敏感性,达到止痛效果。
而热敷则是利用一定温度(一般约50℃)的热水袋或湿热毛巾敷在病变部位的皮肤上,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瘀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止痛、减少粘连、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更有助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那么,从冷敷和热敷的功效上看,大家就知道在关节扭伤的24小时之内适合冷敷,此时血管正处于开放状态,冷敷不仅有止血促凝的作用,还可以缓解疼痛。而24小时后血管已经停止出血,这是采取热敷有利于活血化瘀,促进损伤部位恢复的作用。所以说,扭伤后,一般采用先冷敷后热敷的方法,救护及时,方法得当,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