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切口疝气要怎么治疗?
切口疝是发生于手术切口部的疝,一般见于腹部,尤其是腹部纵行切口区。腹部手术后,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
临床表现
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平卧后消失。
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缺损。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有腹部手术史。
2.手术瘢痕区有可复性肿块。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年老体弱、无嵌顿之切口疝可用疝带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应切除多余的疝囊及瘢痕组织,然后分层缝合缺损边缘之组织。较大切口疝修补有困难时,可用阔筋膜或其他代用材料修补。
用药原则
切口疝选择性手术一般可不应用抗菌素。疝出现嵌顿、绞窄时,或疝无嵌顿、绞窄但合并有呼吸,泌尿系统感染,或绞窄性疝术后出现并发症,或体质衰弱者,必须积极抗感染治疗。
女孩也会得疝气吗?
疝气多数是由于腹部薄弱或是乱运用腹压等导致的,男女都可以出现的,但现在的症状不应该是由于疝气导致的,不排除是由于感染等导致的,最好是去医院细查,如果有什么需要进一步咨询的话,可以运用eq联系我,这样可以更好的回复你。
致使腹股沟斜疝发生的病因是什么?
胚胎期形成的腹膜鞘状突本应在生后不久即逐渐萎缩、闭锁,如果不闭塞而继续开放,肠管可以沿腹膜鞘状突从内环穿出腹壁、斜行经过腹肌间的腹股沟管,从外环穿出至皮下进人阴囊,即形成先天性腹股沟疝,也叫斜疝。腹膜鞘状突的闭锁过程在出生6个月内还可继续。腹膜鞘状突开放的婴儿只有在腹壁肌肉不够坚强,常用力哭闹、便秘、咳嗽等情况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时,才可促进疝的形成。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晚,鞘状突闭塞时间也较长,故右侧腹股沟斜疝比左侧多2-3倍,单侧较双侧多见。
腹股沟斜疝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是腹股沟和/或阴囊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可复性肿物。当小儿哭闹、咳嗽、站立或用劲使腹内压增大时,肿物出现或增大,并有膨胀性冲击感,平卧后逐渐缩小或完全消失。也可用手指由下向上轻压肿物,协助肿物还纳人腹腔。复位时有时可听到气过水声。复位后,将指端压置于外环,令小儿咳嗽,即有冲动感觉,指端离开后,肿物往往又重新出现。仔细检查局部,患侧腹股沟部较对侧饱满,精索比健侧粗,阴囊比对侧大。
三木森
发布 2017-07-06
怎样的疾病叫做疝气?
疝气,又名小肠气,是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等原因引起。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向体外突出的疝内容物不是气体,多为小肠和其他脏器,女孩多为卵巢和输卵管,有时按压平躺可消失,伴有不同程度酸、胀、痛感,有少数无痛感。
疝气手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手术后1~2周伤口会紧绷疼痛感,此乃正常现象,可适当服用药物以减轻疼痛。
2、伤口应保持清洁干燥,如果纱布渗湿时,请注意更换纱布。
3、手术后在床上应采平躺,若要采半坐卧式应将膝盖弯曲,以免造成腹压增加。
4、手术后下床等动作需注意,下床时先将健侧身体移到床边,向健侧侧卧,以健侧手臂支撑身体做起,欲躺下时,先坐于床边,以健侧手臂支撑身体,由健侧缓缓躺下。
5、若有缝合处张力或阴囊肿大,则须卧床,待肿大消失后,才可下床。
6、加强营养,宜清淡易消化的事物。
7、术后一个半月内不宜过度的活动、跑跳,避免便秘、咳嗽及哭闹等,以免复发。
8、有下列情形请立即返诊:(1)发烧;(2)伤口红、肿、热、痛、异常分泌物等发炎现象;(3)不间断性呕吐或伤口剧痛。
小米粒
发布 2017-06-27
疝气左侧腹股沟有一肿块胀痛,怎么办?患疝气。左侧腹股沟有一肿
病情分析:你好,有疝气的话,你现在这个年龄就需要手术才能根治了。意见建议:建议你早点去医院确诊治疗,以免发生嵌顿、绞窄的情况引起剧烈疼痛或组织器官缺血坏死,增加手术难度。还有术前和术后三个月内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有咳嗽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剧烈运动、负重劳累、大声呐喊高歌等增加腹压的不利因素。
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有什么区别?
(1)疝突出的位置不同:腹股沟区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处,此处有一根动脉叫做腹壁下动脉,在这根动脉内侧(即靠近人体中线的一侧)突出的疝被称为腹股沟直疝。而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突出的疝气被称为腹股沟斜疝。(2)腹股沟直疝极少发生嵌顿,而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却较多,应当引起重视。当然,即使是一名专科医师,有时要单凭体格检查和症状来区分直疝还是斜疝也并不容易。
橘琳
发布 2017-02-13
得了腹股沟直疝会有哪些表现?
腹股沟直疝常表现为患者站立时,腹股沟区可见半球形肿块突出,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少数人会有轻微酸胀感,直疝很容易用手复位,极少发生疝气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