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章门穴调脾胃助消化
章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八会穴之脏会,统治五脏疾病,按摩该穴位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食噎,呕吐,饮食不化,脘腹胀满,泄泻,久痢不止等病症。
按摩取穴:位于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揉按章门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大都穴增强消化能力
大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要穴,荥主身热,此穴有泻热止痛,健脾和中的作用,要增强消化能力,每天可以对大都穴进行按摩。两脚的穴位都要按,按摩10分钟左右,以感到酸痛为度。按摩该穴位对胃炎,胃痉挛,腹胀腹痛,急慢性肠炎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按摩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摩,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健胃消胀。
按摩足三里穴健脾和胃助消化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合穴,所谓“合穴”就是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而合穴治脏腑疾患,最善于治疗腹部疾病,按摩足三里能补能泻,可寒可热,不仅能健脾和胃,益气生血,疏通经络,消积化滞,帮助消化,对消化系统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按摩取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按摩手法:每天闲暇之余,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里穴处按压,每次5-10分钟,每分钟15-20次,按压力度以有针刺样的酸胀,发热感为宜,长期坚持,可以使脾胃功能得到改善。
按摩商丘穴改善脾胃功能
商丘穴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之经血,脾主精微,水湿的运化,刺激本穴具有健脾化湿,通调张伟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消化不好,胃炎,肠炎,便秘,腹痛,腹胀,腹泻等症。
按摩取穴:位于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手法:拇指按于商丘穴,其余四指附于足背,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属于传染病的范畴,但是某些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症状的因素,例如幽门螺杆菌是可以在人群之间...
餐后不适综合征的患者至少满足如下标准之一:(1)发生在进食平常餐量后的餐后饱胀不适,每周发生数次。(...
器质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也可能出现上腹部饱胀、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恶心等消化不良的表现,但与功能性消化...
(1)餐后饱胀:食物排空能力下降、胃肠道蠕动能力降低,食物长时间存留引起不适。(2)早饱感:进食少量...
(1)按时进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2)推荐细软、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
目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1)幽门螺杆菌:人的胃内的一种...
如前文所述,消化不良症状比较普遍,但是,有必要弄清楚这些症状的原因,尤其是当同时存在如下「报警症状」...
有关系。老年人是消化不良症状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餐后胃肠道蠕动能力降低、排空延迟、消化...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这种细菌对生长环境有特殊的要求,能够在人的胃内生存,还可以导致慢性胃炎...
因为消化不良症状就诊,最后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在国内外都比较常见。有调查显示,有数据显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