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1)血液常规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痰液检查,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痰涂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诊断及指导治疗。
(3)其他常用方法有:呼吸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特异过敏原的补体试验、皮肤敏感试验检查等。
(4)在哮喘缓解期用可疑的过敏原作皮肤划痕或皮内试验,有条件的作吸入激发试验,可作出过敏原诊断,但应注意高度敏感的患者有时可能诱发哮喘和全身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须密切观察,及时采取相应处理。
2.哮喘病的诊断标准有:
(1)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反复发作,多与接触外界环境刺激物有关。
(2)发作期双肺呼气时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哮鸣音,呼气相对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的情况。
(5)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需至少具备以下试验中的一项实验为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实验。③PEF变异率(用呼气峰流速仪测定,清晨及入夜各测一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