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局部用药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2次。
较重者需静滴抗生素。
中药验方
方一 金银花藤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0克,薄荷6克(后下)。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二 夏枯草15克,柴胡9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3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每日1剂。
方三 金银花25克,败酱草25克,白芷7.5克,防风1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小儿用量酌减方四 白术50克,泽泻30克,柴胡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或2日1剂。
如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者,可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一、分泌性中耳炎
[治法]:祛痰利湿,活血化瘀
法夏10g、云苓15g、薏苡仁20g、香附10g、辛荑花10g、柴胡10g、金银花10g、川芎10g、石菖蒲10g、车前草15g、羌活10g
[加减]:
(1)中耳积液,加泽泻10g车前子10g白芷10g
(2)如有肝胆湿热,加龙胆草15g大青叶10g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法]:解毒排脓,清热利湿
金银花20g、连翘15g、蒲公英20g、野菊花15g、桔梗10g、白芷10g、柴胡10g、栀子10g、泽泻15g、木通4g、生地12g、丹皮15g、甘草6g
[加减]:
(1)耳痛剧烈,加皂角刺12g山甲10g
(2)耳内脓液呈粘稠状,加薏苡仁20g云苓15g
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法]:化痰排脓,滋阴降火
木通4g、桑白皮15g、黄芩15g、当归4g、茵陈15g、陈皮6g、桔梗10g、金银花15g、女贞子10g、薏苡仁24g、鱼腥草20g、白术15g、浙贝15g
[加减]:
(1)流脓多加天花粉15g蒲公英18g
(2)病长久不愈,加丹皮10g赤芍15g
(3)耳部有麻木感,加川芎10g夜交藤15g黄芪15g
(4)脓有臭味,加桃仁10g红花6g泽兰12g山甲15g
四、耳源性面瘫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通经
柴胡10g、龙胆草10g、金银花20g、蒲公英20g、栀子10g、泽泻10g、通草10g、丹皮15g、赤芍15g、红花5g、蜈蚣2条
五、眩晕
[治法]:清热泻火,除痰熄风
龙胆草10g、黄芩15g、栀子10g、车前草15g、蒲公英20g、柴胡10g、石决明20g、木通4g、生地10g、法夏10g、天麻10g、白芷10g、桔梗10g
[加减]:
(1)若脓带血,加丹皮15g赤芍15g鱼腥草15g薏苡仁20g
(2)耳鸣较甚,加生牡蛎30g磁石30g
(3)脓液偏黄稠,加车前子12g菊花15g
1、药物治疗
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药物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病情,终究不是根治的办法。目前市场上没有治疗中耳炎的特效药,一些患者盲目吃药只是治标不治本。
2、鼓膜修补术
鼓膜修补术是一种适用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一般是将乳突、鼓窦和鼓室内病变三者与外耳道相通,形成一个覆盖上皮的空腔,以达到清除乳突、鼓窦、鼓室和咽鼓管鼓口病变组织,停止流脓、获得干耳的目的。缺点是虽可治愈部分中耳炎,但无法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有复发可能。
3、中药散剂治疗 ——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
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无痛无风险。
功效:消炎除湿,祛除表症,缓解耳鸣、耳痛等症状;清热泻火,内解肝郁热积、肾气虚弱、理气通窍;彻除炎症,恢复听力,防止复发。
用法:用消毒棉签将耳道洗拭干净;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1、处方:枯凡100g,鸡苦胆汁5个,冰片5g。
制法:将枯凡研细粉与鸡苦胆汁混合,晒干加冰片细粉,混匀装入瓶内密封备用。
用法:先将耳道冲洗后(双氧水),将上药吹入耳内,对化脓性中耳炎一次治愈。
2、洁霉素针0.6g×1支,地塞米松针2mg×1支,糜蛋白酶针1支共混匀,装利福平眼药水中待用。先用双氧水适量,把耳洗净,然后用棉球把耳朵擦干,用上面处方中的眼药水,滴入耳中,一次3滴,一日三次。
3、药酒法:麝香1克,75%酒精10毫升。麝香溶于酒精内,贮于瓶中密封7天后备用。用时先将脓液擦净,取麝香酊1-2滴,用滴管滴入耳内,然后用消毒棉球塞于外耳道,2日1次,3次为1疗程。
4、药茶疗法:菊花20克,苦丁茶15克。将上药晒干搓碎,每次取5克冲入沸水泡茶饮用,每日1次。
5、注射疗法:在耳前听宫穴注入ATP 1支。
6、碘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方法:用3%双氧水洗净外耳道及鼓室内的脓性分泌物后,经外耳道滴入0.5%碘伏溶液。每日3次。耳部不适及耳流脓等症消失后再滴0.5%碘伏溶液5-7天。
7、制蛇脱衣(蛇壳)(瓦上备干)加冰片等量治疗中耳,冲洗后用纸筒吹敷。
8、化脓性中耳炎:
药物组成:黄柏10g,青黛15g,冰片10克。
制法:共研细面。用法:用育男儿妇女的乳汁调上药面呈半水状,滴入患耳孔内,每日三次,五天即愈。
9、将白凡研碎装进新鲜猪苦胆内,吊在房檐下凉干,然后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法:将耳内脏物用双氧水清洗干净后。把药粉适量吹入耳内,每天1-2次。
10、将石榴皮烧焦存性,研为细末,吹入耳内。治中耳炎,方法同上。
鼻腔与鼻窦的炎症,是引起中耳炎的重要原因。(1)鼻粘膜与通向中耳的咽鼓管的粘膜是连续的。急慢性鼻炎或...
中耳炎的病因之一是由于咽鼓管的堵塞引起的,儿童咽鼓管位置与成年人不一样,相对短、粗、平行,所以不如的...
中耳炎不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的话,对听力影响较大,特别是小儿中耳炎治疗不当的话,除了会影响听力还会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所致,游泳的时候容易发生呛水,...
有些人擤鼻子的时候都是用力捏紧两侧的鼻孔,而正确的方法是捏住一侧鼻孔,使另一侧鼻腔分泌物排出,双侧交...
中耳手术切口缝合线,一般可在手术后5-7天拆除,但此时伤口愈合不牢固,手术后10天左右伤口就比较牢固...
中耳术后10-14天,抽出外耳道内填塞的碘仿纱布条后即可从事提倡工作,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手术后耳...
中耳手术后可能会暂时性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眼震等内耳刺激症状,多是手术中吸引器、电钻尤其是钻头对听...
主要病理变化为中耳黏膜骨膜的急性脓性炎症,鼓室黏膜水肿、充血,黏膜上皮坏死,渗出液由血清样逐渐变成脓...
是的。感冒即为上呼吸道感染,多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后期可以引发细菌感染。这两种病原体均可存在于鼻腔及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