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焦虑症患者都有哪些怎么办
焦虑症的早起症状
(1)情绪的改变: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怎样帮助儿童消除心理焦虑?
1.提供爱和关心、支持,帮助幼儿处理矛盾。如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的手段对待儿童的过错,以正面教育为主;支持儿童的独立活动,鼓励、维护他的独立性;帮助儿童正确处理愿望和原则的冲突。
2.满足儿童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支持他们为实现这种合理需要的行为。当儿童在行动上受到挫折时,要予以鼓励,并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克服困难。
3.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回避会引起儿童怀疑、羞耻、内疚的行动。对儿童不成熟的行动、言论要耐心指导,不包办代替。
儿童焦虑症的患病机制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患了此症也并不可怕。作为父母,首先要带孩子接受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可以帮你找出孩子焦虑的原因。相信通过心理医生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焦虑期”。
艾南守
发布 2017-07-19
癌症患者常见心理焦虑问题及护理有哪些方法?
焦 虑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是多数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体验。恐惧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除,就会发展为无法克制的焦虑和恐惧,如心悸、出汗、失眠、头痛、眩晕等。患者往往容易激动,缺乏耐心,发脾气、自责或谴责他人。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相关。护士应及时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预防家属的各种不良情绪。例如患者疼痛时,家属的恐慌、不知所措 ,就会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护理措施:①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如病室的光线要柔和,减少噪声,护士的态度要温和,体贴。②尊重患者采取的各种解除焦虑的应对措施。③采取一些适宜的放松疗法,如热水浴、按摩、听音乐、深呼吸等 。④进 行卫生知识宣教,解除应激原对患者的刺激和困扰。总之,需要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解除患者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焦虑,以此使患者身心更加健康,更好地配合治疗。
早期焦虑症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
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4.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5.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6.一般不间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焦虑抑郁症具体表现是哪些?
1.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下降,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慢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小,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表现行为慢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怎样帮助儿童消除焦虑心理呢
1.提供爱和关心、支持,帮助幼儿处理矛盾。如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的手段对待儿童的过错,以正面教育为主;支持儿童的独立活动,鼓励、维护他的独立性;帮助儿童正确处理愿望和原则的冲突。
2.满足儿童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支持他们为实现这种合理需要的行为。当儿童在行动上受到挫折时,要予以鼓励,并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克服困难。
3.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回避会引起儿童怀疑、羞耻、内疚的行动。对儿童不成熟的行动、言论要耐心指导,不包办代替。
儿童焦虑症的患病机制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患了此症也并不可怕。作为父母,首先要带孩子接受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可以帮你找出孩子焦虑的原因。相信通过心理医生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焦虑期”。
早期焦虑症的表现症状是什么呢
1、早期躯体不适
在焦虑症的早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 心跳和呼吸回数加快,全身疲乏感,有的患者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重和顽固。
2、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 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
3、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
害怕、紧张和不安。病理性焦虑情绪不间断性或发作性时,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 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
范派
发布 2017-07-17
焦虑症的主要自我缓解方法有哪些
1、保持良好的自我心态
俗话说,知足常乐。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不要企图让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特别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2、增加自信驱逐焦虑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小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下降一点,恢复自信,也就能最终驱逐焦虑。
3、自我疏导转移注意力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人...
焦虑症导致的心率快会致命吗
你好,焦虑症是会表现得心率过快,主要是因为焦虑恐惧的时候,人的生理指标就会发生改变,导致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升高等。短期内这些改变是不会太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长期焦虑症,可能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疲惫不堪等。 治疗焦虑症是关键的问题。如果你感觉自己焦虑已经很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诊治疗。再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咨询,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改变思维模式。
济南焦虑抑郁症主要表现是怎么
1. 睡眠障碍: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
2. 食欲不振:表现为进食减小,体重减轻,重者则终日不思茶饭,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
3. 不明原因的疲劳: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
4. 心情抑郁: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 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5. 失去生活快乐: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轻者尽量回避社交活动;重者闭门独居、疏远亲友、杜绝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