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患者是否患上细菌性痢疾?
血象急性期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中度升高。粪便常规检查肉眼观察大便性状可为脓血便、脓样便、黏液血便、血水便等。镜检见有大量的白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取新鲜粪便的脓血便送培养,按常规进行生化、血清鉴定、分群分型。一般分为志贺、福氏、宋内等不同类型的痢疾杆菌,随流行年度而不同。血生化检查及心肌酶。心电图检查。诊断大便为脓血便,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可明确诊断,如不典型应注意以下几点:夏秋季节腹泻伴有发热、粪便带有黏液脓血便。有与痢疾病人接触史。大便镜检每一高倍镜视野脓细胞大于15个并见有红细胞。
请问一下有谁知道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吗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进食染菌的食物和水而传播.菌痢是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终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较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痢疾杆菌可侵犯结肠粘膜出现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菌痢按病情轻重又可分为轻型重型和中毒型.轻型症状不典型;典型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
细菌性痢疾在医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病人应该予胃肠道隔离到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 阴性为止。饮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禁止使用多渣、多油或有 刺激性的食物。对腹痛患者禁止使用显著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免延长 病程和排菌时间。这是因为这类药物虽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 泻,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道分泌,但实际上腹泻是肠道机体防 御功能的一种表现,并且腹泻可以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肠毒 素。特别是对伴有高热、毒血症或粘液脓血便的病人,应该避免 使用,以免加重病情。能够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有阿托品、颠茄 合剂、哌替啶、可待因、苯乙哌啶和盐酸氯苯哌酰胺等。为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应在流行区开展菌株分离鉴定, 并做药敏试验。为减少恢复期带菌,治疗疗程原则上不应该少于5天。对于慢性菌痢,大多主张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 剂量充足,疗程需要较长且需重复1 -3个疗程。慢性菌痢可选择局部灌肠疗法。此方法可使药物直接作 用于病变部位以增强杀菌作用并刺激肉芽组织新生,一般做保留 灌肠。
细菌性痢疾是怎样传染的?
痢疾杆菌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罪魁祸首。痢疾杆菌存在于痢疾患者或是 带菌者的肠道内,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手、食物、饮水、苍蝇等途径, 最终又被食入完成传播循环。生活接触传播中,尤其通过“脏手”传播是孩子受 感染的主要环节。食物传播是食人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进冷餐等食物引起, 为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此外,以苍蝇作为媒介或粪便污染了水源,也是卫生条 件较差的地区的重要传染原因。 所以,只要做好痢疾病人的隔离及其排泄物的消毒,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 后洗手的好习惯,生食洗净消毒,养成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搞好环境卫生及消 灭苍蝇就可防止痢疾传播。
诊断细菌性痢疾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流行季节患者有腹痛、腹泻及脓血便应该考虑有菌痢 的可能。急性期的病人发热多发生在消化道症状之前。慢性菌痢 患者的病史尤其重要。在菌痢流行季节,突然发热、惊厥而无其他症状的患儿, 必须考虑到中毒性菌痢的可能,应该尽早用肛拭取标本或用盐水 灌肠取材做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同时,此类患者应考虑到在流 行季节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当慢性菌痢和其他肠道疾病难以区分时结肠镜检査和X 线钡剂检查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考虑应用。急性菌痢应该和阿米巴痢疾鉴别。后者毒血症状较轻, 大便次数较少腹痛多在右侧。
细菌性痢疾是什么疾病?
由志贺菌引起的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 肠粘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以发热、腹泻、腹痛、里 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全身毒血症状。
沐沐兮
发布 2017-06-28
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哪些?
潜伏期从数小时到7天,多数为1 -2日。急性菌痢表现有发热、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 加,脓血便,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慢性菌痢病程反复发作 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升高。粪便镜检 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便培养可检出致病 菌。
用路边黄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方法是什么?
采用路边黄15克。用法:上药掺人适量红糖水煮内服,每日3次。备注:此方为民间常用秘方。服药期间忌生 冷、蛋类食物。
个人观点觉得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因为细菌性痢疾它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细菌通过患者粪便排出而排出,然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传播,如果我们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好饮水卫生,就不会通过这种方式被感染。同时细菌性痢疾容易诊断,一旦确诊,立马切断传播途径,患者接触过的东西,粪便处理,也就不会大规模扩散。我觉得大规模扩散的传染病应该是不容易确诊,发病隐匿,且带菌者多,传播途径更普遍,比如唾沫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这种,更容易大规模扩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