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痢疾是怎么引起的

痢疾是怎么引起的

2016-02-09阅读(1022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夏季、秋季是其高发季节。菌痢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腰痛、腹泻几排泄黏液脓血便等,特别是中毒性菌痢的危害最大,那么痢疾是怎么得的呢,痢疾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痢疾的传播途径

1

痢疾传播方式主要是以“粪-口”的途径进行传播。痢疾杆菌随着患者或者健康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借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污染的手、污染的食物、污染的水源、苍蝇叮咬的食品等经口传染。

接触传播

2

被菌痢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上大多可查到痢疾杆菌,痢疾杆菌还常常隐藏在患者的手指上及指甲内,接触痢疾病人后,有16.7%的人手会被病菌污染。因此,被病菌污染者,特别是儿童,如果用不干净的手抓东西吃,便很容易染病。

食物传播

3

痢疾杆菌在肉类、米饭、面食、水果等食品上一般可存活10~24天,如温度适宜,进过12小后病菌就可以增殖数百倍甚至上万倍。因此食用生冷不洁、过夜变质或者被苍蝇叮咬过的食物,就很有可能感染病菌而致病。

水源传播

4

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每克重约有1亿多个痢疾杆菌,如果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井水、自来水被污染后未经过消毒而被饮用,就会引起菌痢爆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