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吃酒席碰到有海螺吃,但不知道海螺的哪些部位不能吃呢?
1、海螺的内脏
吃海螺时,要将海螺尾部黄色的东西去掉,它是海螺的内脏,主要是海螺的肠子,也就是海螺的排泄部位,这个地方吃多了胆固醇增高,对身体不好,所以吃的时候最好要摘除。
2、海螺的苦胆
它位于海螺的背部绿色的区域,这个部位不去掉吃起来就会有苦味,要把螺肉身上绿色的线条去掉,这样食用口感会更加鲜美。
3、海螺头的部位
海螺有两个俗称“海螺脑”的东西,像两个小球状的东西,这个东西吃多了就会头晕恶心,所以吃的时候也一定要去掉。
买了些海螺来吃,但不知道应该冷水下锅煮还是开水下锅煮好呢
冷水下锅煮。
因为海螺食用的口感讲究肉质鲜嫩,如果水烧开以后再放入海螺,海螺突然接触到灼热的水蒸气,螺肉就会迅速收缩到海螺的尾部,从而导致煮出的海螺比较老硬,而且不容易挑出,而冷水下锅水温是慢慢升高的,且受热均匀,能让海螺煮出来的口感更好。
打算做海螺来吃,但不知道这海螺后半截是屎还是黄呢?要如何
海螺尾部后半截是屎。
海螺的尾部看上去黄黄的,很多人误认为这和蟹黄是一样的美味好吃,但其实海螺的尾部是它的消化器官,那里储存着海螺的排泄物,也就是海螺的屎。
而且除了海螺的尾巴不能吃之外,还有以下两个部位不能吃:
1、海螺苦胆:在海螺背部的绿色区域,其中含有胆汁,口感非常苦,摘除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弄破。
2、海螺头部:海螺的顶部有一坨白白的东西,像小球状俗称“海螺脑”,它里面有一些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若人体食用后容易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因此吃的时候要注意摘除。
萌凹
发布 2020-07-23
买了几斤海螺,听说海螺里面可能有寄生虫,不知道海螺煮多久
海螺在水开之后煮5分钟左右,就能够杀死里面的寄生虫了。
寄生虫、细菌等大多数是不耐高温的,在水烧开之后,锅中的温度在100度以上,持续沸腾5分钟左右,就能够杀死海螺中寄生虫、细菌等。另外,海螺肉为了保持鲜嫩的口感,也不能煮太久,煮久了肉质就容易发硬、嚼不动,所以水开之后煮5分钟也是比较好吃的。
今天看到有海螺卖,就买了两斤,不知道海螺清蒸还是水煮好?
海螺可以清蒸也可以水煮,两种方式各有优点。
1.清蒸海螺:清蒸海螺吃起来味道更加鲜美,营养也不容易流失,蒸好之后加上蒜蓉、炒粉丝等一起吃,味道更好。
2.水煮海螺:水煮海螺的肉质更加紧实、鲜嫩一些,而且在水煮的时候还可以加入盐、生姜的调味料,因此会更加入味,出锅之后蘸酱料吃,味道非常鲜香。
季衍年
发布 2020-02-18
我今天买了一些海螺回家煮着吃,可是煮完之后海螺变成紫色的
海螺肉变紫色建议最好不要吃。
很多海鲜食物在煮的过程中都有变色现象,而大家关心的则是这样产生的变色还能否食用。那么煮熟的海螺肉发紫,是因为海螺的苦胆破了,胆汁流到螺肉上了。这样的螺肉新鲜度不够,口感发苦,品相也不好。建议最好是不吃。活的海螺放置时间久了,其苦胆容易破裂,紫色的胆汁会沁染在海螺软盖附近,很容易分辨。挑选海螺的时候,应该选择螺口光洁无杂质,气味清新的。苦胆完整的海螺煮熟后,螺肉表面光滑,颜色正常,苦胆只是一条青色的线,口感辛辣有回甘。胆汁有解毒功效,不应该去除海螺的苦胆。
今天从海鲜市场买了几个海螺回来尝尝鲜,我之前从来没有烹饪
可以。
海螺的吃法是非常多的,有些人在吃海螺的时候喜欢将海螺的肉分离出来,直接煮着吃,有些人则喜欢爆炒吃;海螺最为原始的吃法就是直接蒸着吃,保留海螺的营养不流失,保持海螺的原汁原味,在吃的时候在搭配很多的蘸料食用,味道是非常鲜美的。
煮完海螺之后发现它变紫色的了,请问还能吃吗?
不建议食用。
如果海螺肉煮出来颜色发紫,则多考虑是因为在煮的过程中,海螺的苦胆破了,胆汁流到了螺肉中而导致的,这样的海螺不仅看起来不好看,而且口感发苦,令人难以接受,因此建议颜色发紫的海螺最好不要食用。
我买了几个海螺准备煮着吃,请问海螺要煮多久呢?
5-15分钟不等。
煮海螺的时间与其个头大小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海螺的个头比较小的话,那么它受热就会更加均匀,一般水开后煮5分钟左右就差不多熟了;而大海螺由于个体大,壳也比较厚,所以相对来说要难煮一些,一般水开后需要煮10-15分钟左右才能煮熟,但是煮的时间不宜过久,否则会导致海螺的肉质变老,很难嚼动。
注意:海螺作为一种常见的海产品,其中可能携带有大量的细菌及寄生虫,为了保证滋生安全,一定要完全煮熟后再食用。
恋歌
发布 2019-08-22
今天买了一些海螺,想问一下海螺需要吐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