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
胸部X线影像检查是发现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可通过透视或者正侧位胸片以及CT发现阴影。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核磁共振现象
在明确肿瘤与大血管之间关系上有一定的优点,但在发现小病灶方面则不如CT敏感。
痰脱落细胞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痰液标本可以使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到80%,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可达到50%。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采取肿瘤组织供病理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剖胸探查术
肺部肿块经多种检查和短期诊断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除外者,应作剖胸探查术。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患者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ECT检查
ECT骨显像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X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性发现,如病灶部成骨反应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X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率。需要注意的是ECT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假阳性率可达20%~30%,因此ECT骨显像阳性者需要作阳性区域骨的MRI扫描。
纵隔镜检查
纵隔镜检查主要用于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不适合于外科手术治疗,而其他方法又不能获得病理诊断的病人。纵隔镜检查需在全麻下进行。在胸骨上凹部做横切口,钝性分离颈前软组织到达气管前间隙,钝性游离出气管前通道,置入观察镜缓慢通过无名动脉之后方,观察气管旁、气管支气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位的肿大淋巴结,用特制活检钳解剖剥离取得淋巴结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开胸活检
若经过痰细胞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针刺活检等仍不能确诊的患者则可考虑开胸肺活检,但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肺功能等仔细权衡利弊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