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药理作用
1、掌叶大黄及鸡爪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是结合状态的大黄酸和类似物。本品因含鞣质及没食子酸等,又具收敛作用,故大剂量使用大黄时先泻后便秘。若煎药时间过长,则蒽醌类化合物及结核性大黄酸和其类似物破坏较多,鞣酸等成分大量煎出,故仅有致便秘作用,而无泻下作用。
2、有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止血作用。
3、本品可促进胆汁等消化液分泌,有利胆、排石和增进消化作用。
4、大黄酊剂、浸剂经家兔试验有降压作用,其中以酊剂效果较好。
5、大黄素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离体肠痉挛作用强于对抗豚鼠气管痉挛的作用。
6、本品有降低血清高胆固醇的作用。
7、掌叶大黄及大黄酸、大黄素均有利尿作用,以大黄酸作用最强。
8、 抑菌试验:大黄的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已证明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大黄酸和大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微克/毫升及10微克/毫升。此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 杆菌、炭疽杆菌及皮肤真菌等均有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