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艾灸哪里?
命门穴
命门穴位置:取俯卧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肚脐相平的区域。
艾灸方法:用艾条灸10到15分钟,艾罐灸20到30分钟,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润为度。每天灸一次,每月20次。
好处:命门穴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所宿之处,具有强肾固本之功效,经常艾灸命门穴,可以温肾壮阳,治疗手脚冰凉,夜尿多等症。
阳池穴
阳池穴位置:该穴位于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艾灸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使其距离皮肤2到3厘米,以周围皮肤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次灸10到15分钟,每月连续灸10次。
好处:阳池穴是人体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艾灸,可以增强身体元气,使元气的运行更加顺畅,输送更为有力,可以有效达到四肢末端,从而对手脚起到很好的温煦作用。
涌泉穴
涌泉穴位置:该穴位属于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艾灸方法:将艾条点燃后,靠近涌泉穴,施予温和灸,以使穴位局部感到潮热舒适为宜,每次灸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灸一次,每月灸10次。也可以在每晚睡觉前,
杉核桃
发布 2017-10-31
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三寸处,即脐下四横指处。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处,即脐下旁开四横指处。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侧头的隆起处。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处。
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荨麻疹艾灸哪个部位?
主穴:风池,风市穴
风池:位于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上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有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之功效。
风市:位于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与横纹水平线上7寸交点,或直立时自然垂手,中指尖处即是此穴。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痒之功效。
配穴: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侧上髁连线的中点。有清邪热,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有调和五脏,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效。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疏通经脉,调补气血之功效。
艾灸对荨麻疹有作用吗?
有。
荨麻疹从中医上讲多是由血虚风燥、胃肠湿热等原因引起,坚持艾灸患处可以起到清热祛湿,去风止痒的效果,从而对荨麻疹起到缓解作用。
艾灸治疗脱发有效果吗?
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若脾胃虚弱、肺气不足、情志不遂,均可导致头发缺失营养而成片脱落,艾灸法能有效补养肝肾,补充阳气,改善体质,从根本上解决脱发问题。
偏头痛艾灸灸哪里最好?
率谷穴属足少阳胆经,是治疗偏头痛,头晕的特效穴,艾灸该穴位具有清热息风之功,可以起到缓解偏头痛的作用。
小海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
常用腧穴之一,为小肠经合穴,艾灸该穴位具有散风邪,通经络,定神志的功效,主治头痛,风眩头痛,耳鸣,齿龈疼痛,尺神经痛,肘关节炎等症。
百会穴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因头为诸阳之会,穴居颠顶,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同时本穴为百脉之争,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连贯周身经脉,对于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艾灸该穴位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之功效,主治头痛目眩,头风等头部症状。
中渚穴是三焦经上的腧穴,经常艾灸可以起到舒筋活络,通痹止痛的功效,用以治疗头痛,耳鸣,耳聋,肩背,肘臂痛,手指不能屈伸等症状。
艾灸对偏头痛有效果吗?
有。
中医学认为,偏头疼属于中医“偏头风”“头角痛”的范畴,为外感或内伤等病因,使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痹阻经脉,艾灸有疏风通络,散瘀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因此对偏头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