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贴三伏贴?有具体的时间讲究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伏贴第一帖有两个时间,一种是在初伏前10天开始贴敷,一种是在初伏当天进行贴敷的,有具体对症的人群可以在伏前开始贴敷,之后每一伏贴一次,伏后再做个加强贴,这样贴敷的效果会更好,当做养生贴敷的人群可以在初伏当天开始贴敷,然后中伏、末伏定期贴敷,养生保健。
最近天气好热,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气了,三伏天有贴三
以下贴敷频率仅作参考,具体情况以医生叮嘱为准。
1、伏前加强贴
7月02日—7月11日。
2、初伏贴
7月12日—7月21日。
3、中伏贴
7月22日—7月31日。
4、末伏贴
8月11日—8月20日。
5、伏后加强贴
8月21日—8月30日。
三伏灸和三伏贴的区别是什么?是一样东西的两样说法吗?
1、三伏灸
三伏灸全称为三伏天养生艾灸,是我国中医冬病夏治养生疗法的方式之一,其主要材料是艾叶,三伏天温度高,此时阳气最盛、身体毛孔张开,此时使用艾灸疗法,既有利于药物的快速渗透和进入,又可借助炎热的气候环境、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
2、三伏贴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进行的中医贴敷治病疗法,,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有刺激性的药物,以达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其治疗理念和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刚看到朋友贴了三伏贴,我也想去尝试一下,不知道这三伏贴一
一般每伏贴敷3次,每次贴4个穴位,即贴4片,例如:
1、肺俞穴
位置: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主治疾病: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2、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疾病:咳嗽、五劳虚损、中暑等,益气壮阳。
3、膻中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疾病: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儿童可选用此穴。
4、天突穴
位置: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疾病: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5、膏盲穴
位置: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肺痨等。
备注
贴敷者需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依据不同穴位和药方分型治疗,除正确取穴、因病施治外,还要贵在坚持,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收到好的疗效。
之前团购了一个三伏贴的套餐,但不知道具体在几月份贴呢?
七月份开始贴。
1、伏前加强贴:7月02日(阴历五月三十)—7月11日(阴历六月初九)。
2、初伏贴:7月12日(阴历六月初十)—7月21日(阴历六月十九)。
3、中伏贴:7月22日(阴历六月二十)—7月31日(阴历七月初十)。
4、末伏贴:8月11日(阴历七月十一)—8月20日(阴历七月二十)。
5、伏后加强贴:8月21日(阴历七月初十)—8月30日(阴历八月初一)。
以上标明的三伏贴时间并不是绝对的,通常在贴敷前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症状进行具体的时间调整,建议贴敷时谨遵医嘱为准。
去年贴过三伏贴,感觉效果蛮好的,冬天疼痛的毛病好多了,不
三伏贴敷疗法3~5年为一个疗程。
三伏贴是结合针灸、经络及中药学,以中药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但具体使用需根据个体差异、患者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同时需注意的是,大家不要神化三伏贴,认为这是一种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但实际上三伏贴主要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提高身体抵抗力,不能完全替代药物等医疗方法治疗疾病,若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认为通过三伏贴就能治好疾病,而且三伏贴对“冬病夏治”的功效还需坚持使用才能见到疗效。
纪老古
发布 2019-07-02
今年也想贴个三伏贴,但不知道贴的时间在什么时候为宜呢?
大暑当天的11点贴最好。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在大暑节气当天的11点这一天,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贴三伏贴冬病夏治、扶阳驱寒、调理气血等功效效果也最好,对于一是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二是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人群;三是患有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的人群最适宜贴敷。
刚约了朋友说过几天去贴三伏贴,但听说这贴的膏药还有相关疗
一般贴9次。
三伏贴贴敷的过程在每年当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中伏和末伏,一般每伏贴敷3次,也就需要贴9次,每次贴4个穴位,,通常儿童每次贴2—4小时,成人每次贴6小时。但根据个体差异、患者的病情,医生会对贴敷时间、次数做适当调整,如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病人因皮肤太敏感,和胶布接触的局部皮肤会出现水疱,则需等到水泡痊愈后方可在同一地方进行第二次敷贴,甚至第三次敷贴,有水泡的贴敷者可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
自己患有风湿的病情有一段时间了额,每到寒冷的季节都会痛不
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在三伏贴的适应症中有明确标示,其对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大部分风湿性疾病还不能根治,无论是使用三伏贴还是其他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理疗,休息及锻练,矫形及手术等,最好的搭配各种治疗方法,长期坚持,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刚讨论要和朋友一起去贴三伏贴,但不知道贴这个具体要注意哪
1、贴前注意
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适宜贴敷的患者在去贴敷当日,最好穿着宽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油性皮肤者宜在浴后或清洗背部后进行贴敷。
2、注意时间
第一次贴敷,成人一般保留6—8个小时,儿童2—3个小时,时间一到应按时揭下,不要自己延长。如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如有灼热疼痛感觉,应立即取下药膏。
3、注意脱落和防寒
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另外贴敷后会出现发热等感觉,可以待在凉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贪凉。不要马上进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更不要将电扇、空调直接对着贴敷部位吹。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个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