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

站着吃饭会得胃下垂吗

你懂我的孤独吗 发布 2018-12-13
我每次吃饭的时候都喜欢沾着吃,因为爷爷跟我说,站着吃饭能
其实只有轻微的影响。 一般的食物还是会有重量的,但是胃部负担过重,时间长了会有慢性的疾病,也对身体不好,不会导致胃下垂,但会轻微增加胃下垂的风险。胃部的力量不能足以撑住食物的重量,那么就会有兜不住的现象发生。

胃下垂做什么运动好得快?

Hey花开了 发布 2018-01-15
我的肠胃本身就不太好,现在还有些胃下垂的症状,想要通过运动来
腹式呼吸 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做缓慢呼吸,呼时腹部凹陷,吸时腹部鼓出。这样可以增强隔肌的力量,有助于胃下垂的恢复,每次锻炼时间约为2-3分钟。 抬盆练习 平躺,屈曲双膝,双脚不离开地面,以地面为着力点,缓慢抬起骨盆,反复联系2-3分钟,这样可以增强腰背肌,充分伸展腹肌,有利于胃下垂的恢复。 压腹练习 患者取平卧位,双膝弯曲并抬起,同时双手缓慢抱住膝盖,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练习3-5分钟,这样可以增强腹肌,伸展腰肌,有助于胃下垂患者的。 仰卧抬臀 仰卧在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屈曲,两脚掌蹬在床上,臀部尽量向上抬起,停两三秒后放下。每天早、晚各做5—10次。本法可缓解胃下垂。

仰卧起坐对胃下垂好吗?

遗忘Ivy 发布 2018-01-15
前段时间胃部不舒服,去检查说是有胃下垂的现象,医生建议我注意
仰卧起坐是针对腰腹部肌肉的锻炼动作,能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促进腹部血液循环,对预防和缓解胃下垂都有好处。

胃下垂有什么症状?

下一个夏天fly 发布 2017-12-22
胃下垂有什么症状?有没有人知道啊?
胃下垂引起的便秘症状多为顽固性,主要可能是由于胃下垂同时伴有横结肠下垂病症,导致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代谢废物通过缓慢而引起便秘。

胃下垂的症状有哪些?

shirley希言 发布 2017-12-22
胃下垂的症状有哪些?
腹部疼痛是胃下垂的最常见表现症状之一,多表现为腹部持续性隐痛,而且上腹部压痛点可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并且腹部疼痛和饮食有密切,腹痛多在餐后发生,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此外腹部疼痛与运动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可导致疼痛加重。

胃下垂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深爱☆是罪 发布 2017-10-12
胃下垂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以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嗳气及胃痛(无周期性、节律性、疼痛性质与程度变化很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籾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以30-50岁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胃下垂成药自疗法是什么?

wendy866 发布 2017-10-12
胃下垂成药自疗法是什么?
胃下垂成药自疗法:(1)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3)十全大补膏,每次1汤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验方自疗法:(1)蜜根3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每日1帖,分两次煎服。(2)炒黄芪30克,枳壳15克,甘草10克,每日1帖,分两次煎服。(3)肉桂10克,五倍子20克,炒何首乌30克,一起研粉,每次6克,每日1-2次,温水吞服。(4)枳壳15克,煎汤服,每日2次。

胃下垂自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只限真心 发布 2017-10-11
胃下垂自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胃下垂自疗注意事项:(1)胃下垂患者多数体质虚弱,故自疗时就要“治本”,从改善体质着手,例如,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可由小到大。(2)不要暴饮暴食。食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但体积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增加腹部脂肪从而托起胃体。减少每次进食量,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担。(3)不宜久站和剧烈跳动,饭后宜半平卧半小时。(4)卧床宜头低脚高,可以在床脚下垫两块砖头。(5)性生活对体质衰弱者是较大负担,应尽量减少房事次数。

如何预防胃下垂?

do_行动派 发布 2017-10-10
如何预防胃下垂?
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饭后散步有助本病的康复;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要坚持治疗、食物调理和康复锻炼,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定时定量,体瘦者应增加营养;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胃下垂针灸治疗方法是什么?

豆豆豆豆小燕 发布 2017-10-10
胃下垂针灸治疗方法是什么?
基本治疗:(1)芒针1)取穴主穴:巨闲、剑突下1寸。配穴:承满(右)、鸠尾。2)治法仅取常用二穴,如主穴无效,则改用配穴。每次仅取一穴。选28-32号7-8寸之长芒针。患者平卧,腹肌放松,调匀呼吸。巨阙穴刺法:针尖快速人皮,使针体沿皮下直刺至左侧脐旁肓腧穴处。然后,手提针柄与皮肤呈45度角匀速缓慢上提,以术者感到针尖沉重,患者感到脐周与下腹部有上提感为佳。如无此针感,宜出针重新进针,或在剑突下1寸处进针。提针速度宜慢,第一次要求20分钟,以后可缩短为3分钟。剑突下1寸刺法:以28号8寸毫针,迅速人皮,与皮肤成30度角沿皮下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