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一般来说胆红素在17.1-34.2umol/l(1-2mg/dl)时,不易察觉,临床上成为隐性黄疸,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umol/l(0.1-1mg/dl),超过34.2umol/l(2mg/dl)时出现临床可见黄疸。
黄疸一般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四种。溶血性黄疸一般症状较轻,不伴有皮肤瘙痒,急性期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和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血红蛋白尿;肝细胞性黄疸的病人,皮肤、黏膜一般呈浅黄色至深色,皮肤轻度瘙痒,并伴有疲乏、食欲减退甚至出血、腹水、昏迷等临床表现;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人,皮肤一般呈暗黄色、深黄色甚至绿色,并伴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缓,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一般比较少见,类型复杂,需要根据医生临床经验和各项检查报告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