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内发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伤口部位、深浅、入侵病毒的数量和毒力等因素相关。典型的临床经过可以分为以下三期:
1.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倦怠、全身不适等症,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等较敏感,同时喉咙有紧缩感。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时侵袭神经元所致,一般持续2~4日。
2.兴奋期
患者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恐惧不安、恐水、怕风,体温升高到38-40度甚至超过40度。典型患者虽渴极但不敢饮水,见水,听闻水声或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肉的严重痉挛,严重时可见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患者常出现流涎、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亢进表现。患者神智多清楚,但可出现精神 失常、幻听、幻视等。本期一般维持约1-3天。
3.麻痹期
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通常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本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6-18小时。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见超过10日者。除上述的狂躁表现为还有以脊髓或者延髓受损为主的麻痹型表现,这种患者一般没有无兴奋期以及典型的恐水表现,常见有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呈横断型脊髓炎或者上行性麻痹等症状,最终因 全身弛缓性瘫痪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