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
发布 2018-04-09
芒果是比较容易过敏的一种水果,不知道荨麻疹患者能不能吃芒
如果平时吃芒果不过敏,可以适量吃点。
引起荨麻疹的的病因非常多,通常我们首先是避免再次接触病源,若患者不是因吃芒果而导致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平时吃芒果也没有过敏的现象,那么就可以适量的吃一点芒果,但不能多吃,还得注意食用方法,否则也容易引起过敏。
若是因吃芒果而引起的荨麻疹或是平时吃芒果就容易过敏的人群,那么毫无疑问,你要放弃食用芒果了,否则会加重病情,让你难受不堪。
很多人起了荨麻疹,就想用热水去烫洗,觉得这样能缓解止痒,
不可以用热水烫。
很多患者感觉荨麻疹患处非常痒,就想着用热水烫,但这毕竟是长在人体皮肤表面,如果水温超过50度烫洗的话,会使皮肤表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使过敏物质大量释放,导致皮肤渗出和糜烂加重,病情恶化。
听朋友说荨麻疹也能食疗缓解,不知道具体的食疗方子是什么呢
1、桑椹芝麻膏
组方:黑桑椹100克、黑芝麻100克、黄精50克、麦冬50克、生地黄50克、蜂蜜300克。制法:将黄精、生地黄、麦冬同人沙锅,加适量水煎煮,每30分钟取药汁1次,再加水再煎煮,反复3次,药汁合并备用。将药汁与桑椹、芝麻同人沙锅,武火烧沸,文火煎煮至黏稠时,放人蜂蜜搅拌均匀,稍煎沸即可,待冷却后,贮瓶备用。每次10~20克,佛水冲服,早、晚各饮1次。
功用:养血益肝,滋阴润燥,祛风止痒。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
注意:患糖尿病者不宜食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芝麻黑豆粥
食材:黑豆30克,黑芝麻、大枣各9克。
做法:黑芝麻、大枣、黑豆洗净。将食材及药材放人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
开后转小火熬煮半小时即可。每日1次,常服食。
功效:消肿下气,活血利水,祛风解毒。适用于荨麻疹。
3、玉米须红糖水
食材:玉米须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玉米须用布包好,加水煎煮,加入红糖拌匀后,去除
压米须。每日1剂,可连服8~ 10日。
功效:抗过敏。适用于荨麻疹。
4、荸荠清凉散
听阿婆说荨麻疹用中药治疗效果好,尤其是用中药煎剂泡澡,止
1、花椒皮煎剂
材料:干花椒皮100g。
做法:干花椒皮100g置于容器内,加入沸水500ml,浸泡24小时。滤去花椒皮,留取花椒水。治疗时以花椒水涂于患处即可止痒、消除水肿;也可在花椒水中加人适量的维生素C,则效果更佳。
功效:花椒其味辛、性温,气味芳香,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效,外用杀虫止痒,常用于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的治疗,此外花椒水外涂具有表面麻醉、利湿的作用,可以迅速缓解荨麻疹症状,其治疗效果迅速而明显。
2、荆芥枝花洗方
配方:荆芥30克,七叶一枝花、防风、大青叶、苦参各15克。
制法:取以上5味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人盆中。
用法:趁热洗熏患处,每次熏洗15~20分钟,每日1~2次。
功效:解毒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3、徐长卿合剂
组方:徐长卿、防风、艾叶、当归各50g。
制法:用温水浸泡20分钟,煎20分钟,过滤备用,等药液温度降至40C左右时,用纱布蘸药液在患处擦洗,直至风团疹面发红为止,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1剂可反复煎洗数次。
功效:徐长卿味辛
听说荨麻疹用中药治疗的效果非常好,那有什么好的治疗荨麻疹
药方1
组方:荆芥12克,防风、乌梅、五味子、丹参、蝉蜕各9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每天1剂,分2次服用,以红糖或白糖为药引。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药方2
组方:紫草、刺蒺藜、苦参、茯苓各15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 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每天1剂,分2次服用。散风法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药方3
组方:苍耳子、地肤子各15克,刺猬皮、桑叶、白鲜皮、牡丹皮各9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泡后,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每天1剂,分2次服用。
疗程:连续服用5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服下1个疗程。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适用于风胜热盛型荨麻疹,风团色红,遇热增剧者。
药方4
组方:地
朋友都说荨麻疹用中药治疗止痒效果非常好,不知道荨麻疹止痒
1、风热相搏
(1)症状:症见风团色红,遇热增剧,得冷则瘥,恶风微热,口湖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祛风清热。
(2)用药:消风散加减,药用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石膏、知母、生地黄、胡麻仁、甘草。
(3)用药加减:咳嗽痰黄,加桑白皮、竹茹;大便干结,加紫草、冬瓜仁;心烦,加栀子、珍珠母;咽痛,加板蓝根、大青叶。
2、风寒外袭
(1)症状:症见风团色谈红或白,径涉冷水或吹风受寒后加重,得暖则轻。自觉恶寒恶风,口渴,芳薄白,脉浮缓。治宜疏风散寒。
(2)用药:麻桂各半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白芍、羌活、独活,荆芥、白鲜皮、生姜、炙甘草、红枣等,
(3)用药加减:手足冰冷,加当归、党参;易出杆,着风即起,加龙骨、麻黄根。
3、脾胃湿热
(1)症状:症见皮肤起红色风团,发疹时院服疼痛难忍、拒按,或则坐卧不安。不能进食,倦怠无力,大便溏泄,间或秘结,苍黄腻,脉濡数。治宜清肠泄热,利胆化湿。
(2)用药:除湿胃苓汤合茵陈蒿汤加减,药用茯苓、苍术、白术、厚朴、山栀、茵陈、泽泻、
薏苡仁、积壳、大黄。
据说中药治疗荨麻疹的效果很好,不知道哪些中药可以治疗呢?
1、风热
治宜祛风清热。
消风散加减,药用荆芥、防风、牛蒡苦参、蝉衣、石膏、知母、生地黄、胡麻仁、甘草。咳嗽痰黄,加桑白皮、竹茹;大便干结,加紫草、冬瓜仁;心烦,加栀子、珍珠母;咽痛,加板蓝根、大青叶。
2、风寒
治宜疏风散寒。
麻桂各半汤加减,药用麻黄,桂枝、白芍、羌活、独活、荆芥、白鲜皮、生姜、炙甘草、红枣等。手足冰冷,加当归、党参;易出汗,着风即起,加龙骨、麻黄根。
3、气血两虚
治宜补血益气。
八珍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当归、丹参、炙鸡金、焦六曲、炒枣仁、合欢皮、实甘草。大便稀,加山药、芡实;瘙痒剧烈,加防风、刺蒺擊。
备注
以上所有的方法,均需在专业的中药医师和推拿按摩针灸医师下操作,不建议自行随意实践。
听说针灸也能治疗荨麻疹,不知道针灸要如何治疗荨麻疹呢?
1、针刺疗法
取穴:主穴取大椎、曲池、血海。配穴取风池、风市、大肠俞、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膈俞、委中、风门、尺泽、复溜、气海、关元。
操作:毫针剌大椎穴,针尖向下斜刺进针1寸,或三棱针点刺数点后拔罐;直刺曲池1~2寸,针尖向上斜刺血海1.5~2寸。针刺手法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持续运针3~5分钟,留针20分钟,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
(1)风团泛发全身的取风池、风市、大肠俞疏散风邪;
(2)皮疹发于上半身的,取内关;
(3)发于下半身的,取足三里、三阴交。
(4)风团颜色鲜红、遇热瘙痒加剧的,取膈俞、三阴交、委中;
(5)疹色苍白或淡红、吹风受凉加重、遇热减轻的,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风门、尺泽;
(6)发皮疹时微怕风、出汗,加剌复溜、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2、耳针疗法
取穴:神门、肺、肾上腺、内分泌、交感、大肠。
操作:毫针强剌激,留针30分钟。
3、头针疗法
取穴:额中线、顶中线、额旁1线(双侧)、顶颞后斜线(双侧),有胃肠症状者加额旁2线(双侧)。
操作:额区各线由上而下,顶中线
据说刮痧也能治疗荨麻疹,不知道要怎么刮痧好呢?
功效:祛风止痒。
方法:采用直接刮法。
刮拭用油:可选用正红花油或刮痧活血剂。
部位及选穴
1、项背部:大椎、风府、膈俞;
2、上肢:曲池
3、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手法
1、持握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顺序刮拭背部、上肢及下肢。
2、力度以受术者感受舒适为准,对选择的刮痧部位反复刮拭,直至刮拭出痧痕为止。
备注:湿热者大椎、曲池、膈俞用泻法;血虚者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
疗程:10次为1疗程,治疗时间根据疾病缓急、病程长短而决定。
注意事项
1、急、慢性荨麻疹均适宜刮痧治疗;经激素和抗过敏药物治疗无效者,刮痧也可获效。
2、急性者一般经1~2次治疗可愈,慢性者多需10次左右治疗也可愈。
3、多食新鲜蔬菜,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一位中医师告诉我,拔罐也可以治疗荨麻疹,而且还很有效,不
拔罐法一
取穴:神阙穴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操作:让患者取侧卧位,选用500ml罐头瓶,用闪火法,在神阙穴吸拔火罐(越深越好),第1次保留10分钟后起罐,相隔1~2分钟,再在此穴用同样方法进行,每个患者施术3次,使局部充血越明显越好,由正常肤色变成暗紫红色为好。
疗程:每日1次,连续3天为1个疗程。如9日未愈者为无效,应另选择其他疗法。
配穴方案
1、风寒束表者,加拔大椎、风门、曲池、血海。
2、风热客表者,加拔风门、风池、曲池、风市、膈俞、血海。
3、脾胃湿热者,拔天枢,伴腹痛者加中脘、气海;
4、气血两虚者,拔脾俞、气海、膈俞、血海;
5、冲任失调者,加拔肝俞、期门、关元、血海。
拔罐法二
留罐法:患者先取仰卧位,在合谷穴、曲池穴、中脘穴、神阙穴、风市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采用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2~3日1次,10次为1疗程。
取穴位置
1、合谷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古右各一穴。
2、曲池穴:在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