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乙肝能治好吗

乙肝能治好吗

2015-07-01阅读(8304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乙肝是常见的的一种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国流行广泛,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35%以上。对于这种乙肝病毒能治好吗?

发现乙肝怎么办

5

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患有乙肝,建议立即去医院完善检查,尽早治疗,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使病情稳定,才能健康长寿。

另外平时要注意饮食,忌酒,忌食辛辣,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和熬夜,保持好心情,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乙肝不治疗的危害

6

危害一、乙肝病毒长期存在体内,不断损害肝脏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过程中机体需要反复清除乙肝病毒,如此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由于免疫功能低,病毒无法清除,肝组织反复受损,反复修复,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B超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则可清楚见到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改变。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能有效治疗纤维化,则转化为再生结节,形成假小叶,约20%左右的人出现肝硬化。

危害二、病程发展可至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

慢性乙肝在初期尽管对肝脏有损害但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因而导致很多人没有发现自己患有慢性乙肝疾病。由于肝脏代偿能力逐渐变差,一旦出现肝炎活动,就极易出现黄疸、腹水、出血、昏迷、尿少等严重后果。乙肝病毒携带者中,50%~75%的人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估计5年中从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20%;从代偿性肝硬化到肝脏失代偿为20%~23%;从代偿性肝硬化到肝癌为6%~15%。

危害三、并他其他疾病,加重健康负担

慢性乙肝在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发生并发症,常见的有:

(1)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有两型,第一型是胰岛素依赖型,是由于慢性乙肝损害了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要靠补充胰岛素治疗。第二型是非胰岛素依赖型,是肝脏对胰岛素降糖的生理作用降低,以致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脂肪肝:慢性乙肝易继发脂肪肝,常在肝炎后发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中度升高、血脂升高,肝脏B超检查呈脂肪肝波型。主要是由于进入肝脏的脂肪酸和糖增多、肝脏合成脂肪酸增加或氧化减少所至。

(3)慢性乙肝后高胆红素血症:此指慢性乙肝后部分病人遗留轻度黄疸,黄疸持久不退,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肝功能大多正常。

危害四、加重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干扰了其正常生活,还将对其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慢性乙肝会对患者的升学、就业、入伍、婚嫁造成影响,还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一旦身患慢性乙肝,众人则谈肝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给学习、工作、生活带来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