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2017-07-07阅读(195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具有传染性,如不做好防疫措施极易造成大面积感染,那么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

血吸虫病的传染源

1

血吸虫病病人

血吸虫病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包括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以及无症状的感染者。而血吸虫携带者将含有活卵的粪便排入水中,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家畜和野生动物

感染血吸虫病的家畜和动物也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也称为保虫宿主。

家畜包括:黄牛、水牛、奶牛、山羊、绵羊、马、骡、驴、猪、犬、,猫、兔等。

野生动物包括:家鼠、白鼠、沟鼠、野鼠、猴、獐、麝鼩、鹿、獾、貉、豹、野猪、野兔、野猫等。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2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的环节众多,首先由病人或者保虫宿主随粪便排出虫卵,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感染中间宿主钉螺,并在其体内发育繁殖,最后形成尾蚴,自钉螺体内逸出。

而当尾蚴遇到人体或者保虫宿主,就会从皮肤侵入体内。因此血吸虫病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与疫水接触受染。

血吸虫病的易感染群

3

基本上所有人都对血吸虫病易感,只要人体与疫水接触,就会被感染。并且病人可重复感染,也就是说疾病经过治疗和康复后,还可再次被感染,无免疫性。

其他脊椎动物,如猫、狗、羊、兔等,也易感血吸虫病。

因此无论是青壮年还是老人、小孩,都需要注意预防血吸虫病。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4

1.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2.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3.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