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小儿便血是什么原因 小儿便血的常见病因

小儿便血是什么原因 小儿便血的常见病因

2018-04-24阅读(177)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小儿便血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症状,大多数便血是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也可以是全身疾病表现的一部分,长期、反复便血可引起小儿贫血及营养不良,甚至导致失血性休克,所以,及时明确小儿便血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肠息肉

1

儿童时期息肉较常见,其中幼年息肉最常见,约占80%,息肉表面溃疡造成便血为最常见症状,一般便血量少,为大便表面带血,色鲜红,仔细观察成形大便可见沟痕,如果继发感染可出现黏液脓血便。

急性肠套叠

2

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婴幼儿最多见,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通常以阵发性哭闹或呕吐为主诉就诊,起病数小时后出现便血,多为少量果酱样便或血性黏液便,少数为黑红色血水或大量鲜血便。可在右上腹肝下触及腊肠样、稍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腹部超声检查是门诊首选的检查方法,套叠处横断图像可见同心圆征,纵断面可见套筒征图像。

肛裂

3

小儿肛裂一般是由长期便秘引起的,其典型症状是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疼痛,疼痛剧烈,并伴有出血,量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于大便表面,给患儿排便带来极大痛苦。长期肛裂会造成小儿因恐惧排便而不敢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4

多发生于小儿。主要表现为喂养不耐受、腹痛、腹泻、血便、发热及感染中毒征,常伴呕吐。大便多呈暗红色,腥臭,出血量可多。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