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常用检查有:血沉检查、白带细菌培养、B超盆腔扫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刮宫,宫腔镜、腹腔镜等检查检查可及早明确痛经之发病原因。
1.原发性痛经:
(1)初潮后1~2年内发病。
(2)月经出现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
(3)痉挛性疼痛或类似分娩产痛。
(4)妇科检查,生殖器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
2.继发性痛经 :
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检查,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常见的器质性并伴有:
(1)Ⅱ度宫颈糜烂:宫颈炎症可扩散到盆腔导致盆腔结缔组织炎,出现现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坠痛及痛经。
(2)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代谢,刺激子宫引起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
(3)慢性宫颈炎: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每于月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盆腔炎性肿块、炎性包块、盆腔炎腹痛在月经期也会加重。
(4)子宫发育异常:有原发性闭经、痛经、不孕、习惯性流产、每次妊娠胎位均不正或难产等病史,引起子宫发育异常。
(5)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前没有痛经,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6)子宫腺肌病:30岁以上的妇女,出现继发性、渐进性加剧的痛经。
(7)子宫内膜息肉:出现月经失调,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痛经等。
(8)阴道血吸虫病: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过多及痛经,白带明显增多。
(9)子宫肌瘤、卵巢肿瘤:肿瘤压迫或是合并其他子宫炎症导致的痛经现象。
3.通常根据痛经的疼痛程度可以分为三度:
(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无全身症状。
(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必要时需用止痛缓解疼痛。
(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需要卧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