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看东西有时清楚,有时模糊?
这是由于晶状体调节造成的,晶状体的营养来源于眼睛里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房水,当血糖升高时,房水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扩散入晶状体,晶状体渗透压升高,晶状体纤维吸水肿胀,发生近视;当血糖突然降低时引起相反的渗透压变化,晶状体水分减少,发生远视。这种视力变化提醒您应注意血糖变化,但不必马上配镜,应在血糖稳定后再次验光。
糖尿病眼病与发病年限有关吗?
糖尿病眼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的发病年限有关,发病时间越长,造成的眼部损害越重。血糖控制稳定,可以减缓眼病的发生。血糖控制不好,会使眼病提早发生。同时控制血压和血黏度也很重要。1型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多发而且情况较为严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几种类型?
主要有2型6期。1984年我国眼底病组制订分类标准分为2型6期,从1期至6期病情逐渐加重,前3期也可以称为非增殖型,表现为微血管瘤、小片出血、渗出。后3期称为增殖型,表现为眼底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纤维增殖、视网膜脱离。国际上有另外的分期称为ETDES分期,专业性更强一些,但治疗原则还是一样的。
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眼部症状也需要看眼科医生吗?
需要,因为患者只是根据自己的视力来判断眼睛是否有问题,这是非常片面的,我们把眼底分为中心区和周边区,中心区指的是黄斑区,如果黄斑区没有出血或渗出,患者可能不易觉察,但周边网膜可能已经出现了损害,应当开始治疗。
得了糖尿病,还能吃煎饼果子不?
吃煎饼果子血糖就升得这么高呢?问题主要出在果子(油条)上。医学上有个名词叫“血糖生成指数”,说的是吃一定量的某种食物后血糖能上升多少。不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也就是说,不同食物吃完后血糖上升的幅度不同。
比如粗杂粮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就比细粮的低,进食同等量的粗杂粮或细粮后,前者的餐后血糖比后者的低。此外,同样一种食物不同的做法,血糖生成指数也不一样。同样一块儿面若炸成果子,就比做成馒头、大饼的血糖生成指数高,这就是吃煎饼果子比吃等量的馒头、大饼后,血糖上升得更高的原因。
所以糖尿病最好不要吃煎饼果子,要吃也只能稍微尝尝。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哪些应用?
它可以详细分析视网膜小血管的改变,尤其是可以显示即将出血的不正常的新生血管,也可以发现闭锁的毛细血管,这些都是需要治疗的。另外一个应用是可以显示需要治疗的微动脉瘤和渗漏的血管,尤其是它们出现在黄斑区,引起黄斑病变、视力下降时。
光凝能治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吗?光凝治疗总有效吗?
不能。光凝的目的是尽量保持视力,阻止病变恶化。它是通过破坏不正常的视网膜,阻止新生血管形成和液体渗漏。然而,疾病仍在发展,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和渗漏仍可以继续,还需要再次治疗。因此糖尿病病人应当定期随访,进一步的光凝治疗也很必要。
光凝不是总有效的,光凝对于大部分病人有效,但不是全部。有些病例,即使光凝,仍可继续出血。
蠟尐筆
发布 2015-10-27
糖尿病患者光凝治疗多长时间1次?治疗时疼痛吗?
建议每次治疗单眼,交替进行,单眼全网膜光凝一般需3~5次完成,每次10~20分钟,以后定期复查,如果需要仍可补充光凝。治疗分次进行可以避免一次在视网膜产生过多的光斑,过多光凝可引起黄斑水肿、暂时性视力下降。
通常不疼。偶尔治疗中或治疗后有眼疼眼胀或头疼的状况,这种症状在重复治疗的病人中更常见。如果需要,可给药物缓解疼痛。另外,治疗前病人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与医生很好地配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医生说要立即做光凝治疗,光凝的目的是什么?
光凝的目的是防盲,研究表明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如果能及时光凝治疗,超过60%的患者可以避免失明,尤其是在很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全世界的医生都建议光凝疗法。
光凝通过在视网膜上产生集中的光斑,减少了刺激不正常新生血管形成的物质,因此就减少了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另外,黄斑区的光凝可以减轻黄斑水肿。这些都能够阻止视力下降,甚至提高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是不断的发展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大部分患者是。稳定控制血糖和恰当的治疗可以控制病变的发展,终生维持有用视力。
控制血糖是关键。第1~2期可以药物治疗,采用改善微循环和止血药,碘制剂;3~4期主要采用光凝治疗,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4~6期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术后可恢复部分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