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南方,感觉来到这边身上湿气都变重了,不知道日常生活
勤运动
1、原因
(1)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2)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室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
2、建议
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强水分代谢。
经常换气
1、原因
夏天开空调会导致湿气入侵体内,空气潮湿也会导致湿气重。
2、建议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有效避免湿气滞留。
常洗温水澡
1、原因
很多人排湿气喜欢去蒸桑拿,这样是可以通过排汗将体内湿气排出,但是不太适合夏季。
2、建议
桑拿会加速身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极其不利。其实可以通过洗热水澡来达到祛湿的目的,洗澡时候的水温最好接近体温。
减少盐摄入
1、原因
盐能很好的锁水,会让身体内的多余水分无法排除,便导致体内湿气加重。
2、建议
湿气重的人群最好少食重口味食物。
避环境的湿
1、原因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
身上湿气重,想通过艾灸祛湿,不知道艾灸哪个穴位能达到祛湿
艾叶可温经止血、祛寒止痛、行气活血、祛湿排毒,“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对春季除湿邪效果很好。具体艾灸祛湿穴位如下:
1.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2.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3.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
这段时间总感觉浑身无力,疲倦,精力不集中,有点湿气重的表
1、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2、陈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克,陈皮2克。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3、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
1、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
2、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
朋友说绞股蓝冲泡喝祛湿效果不错,不知道它和哪些食材搭配在
1、绞股蓝+赤小豆
组成:绞股蓝15克,薏苡仁30克,赤小豆50克。
制法:先将绞股蓝分别洗净,切碎后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用中火煎煮30分钟,过滤,去渣,取浓汁约150毫升,备用。将薏苡仁、赤小豆分别拣杂,淘净后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薏苡仁、赤小豆熟烂呈黏稠状,加绞股蓝浓煎汁液,拌和均匀,继续以小火煨煮成羹,即成。
用法:早晚分服。
功效:温热利湿,滋阴健脾。
主治:体倦乏力,四肢困重,头晕眼花,食欲缺乏。
2、绞股蓝+金钱草
组成:绞股蓝15克、金钱草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绞股蓝与杜仲叶先用温水洗一下,将两者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后,调入红糖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春天到了,总感觉自己身上湿气有点重,不知道喝点绞股蓝可不
绞股蓝有一定的去湿气作用。
湿气重的人会有肢体倦怠、疲劳乏力、少气懒言、消瘦或肥胖水肿、不思饮食等症状,而绞股蓝含有的多种皂苷成分以及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微量矿物质具有抗疲劳、减肥降脂、清热解毒、促进皮肤和新陈代谢,调节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有利于人在湿气重的时候饮用。
体内有湿气的13种表现: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6、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1、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12、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
13、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男性阳痿早泄。
备注:如有以上1—2种症状,就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
体内湿气重用什么中药去湿气最好?
茵陈清湿热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
能清湿热,退黄疸,去肥胖。多用于湿热蕴结型肥胖,黄疸尿少,湿疮瘙痒和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祛湿气应用:
茵陈,柴胡各9克,海藻,夏枯草,泽泻各15克,白芥子,甘草各6克,山楂12克,以水煎服,每日2次,能化痰降脂,健脾利湿,适宜于单纯性肥胖人群饮用。
赤小豆利水消肿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
具有轻身减肥,利水消肿,健脾胃,解毒排脓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肾两虚型体肥胖,水肿,腹满,脚气浮肿,热毒等病症。
赤小豆为健脾利水之要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即取其利水除湿之功效。
苍术健脾燥湿
苍术 性温,味辛,苦,能健脾燥湿,祛风散寒,明目。主治因素体多湿,或久居湿地,感寒饮冷,导致湿阻脾胃的症候,如腹胀腹满,面黄眩晕,食欲不振,四肢沉重倦怠,水肿,口渴而不欲饮水,下利或便秘等症。
苍术具辛散苦燥之性,故能祛散风湿,对于肌肉酸重疼痛者更为适宜。在使用时根据病情不同配伍其他药物用。如寒湿较重者,配伍附子,桂枝等;湿热较重而见
红豆薏米具有去湿的作用,我想是湿气比较重,很想吃一些,那
红豆薏米炒熟泡水好。
红豆薏米可以炒熟之后泡水食用,不过要注意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并且闷一段时间才可以喝水吃红豆薏米,因此也可以将红豆薏米打磨成粉米然后泡水成糊食用。
感觉自己体内湿气很重,有谁知道一些祛湿的食物啊?
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可以试试薏米。其性味甘淡微寒,可以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而红豆性平,味甘酸,可以健脾止泻、利水消肿。如果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具有利尿、除湿的功效,达到祛除湿气、排毒养颜的作用。除此以外,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煲成粥、煮水喝,或直接饮用亦舒堂薏仁茶,有利尿、除湿的功效,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但是,要注意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每天学一点:为什么会落枕?10个方法让你快速治愈
拔罐疗法祛湿
拔罐疗法对祛湿有一定效果。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
艾灸除湿
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能够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对春季除湿邪很有疗效。
祛湿汤
岭南特色的汤水,很多时候是拿来当药用的。除了本身的鲜甜味道之外,炖了至少三个半小时的汤水中充满了对人
妈妈在网上买了些艾草回来说对身体好,还能祛湿驱寒,有点不
①对于身体寒湿重的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泡脚是可以的,也不宜次数过于频繁。(长期使用时,艾叶将虚火、寒火往下引,会照成面部的气血两亏。)其他时候用温水就行。
②如果要吃补品的,可能会照成虚不受补的现象,如产生牙痛、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如果有明显的上火是可以每天艾叶泡脚的。
③要多喝温开水,寒凉的食物尽量少吃。湿气重的话可以煮些薏苡仁红豆粥,当点心吃,不要间断,对治疗体内湿重非常有效。
注意事项:
1、泡脚后按摩脚底5分钟再磕脚10分钟,具体的磕脚方法是,趴在床上小腿翘起,双脚互相磕打。
2、艾草泡脚的时间最好选择每天晚上饭后的半个小时,这个时候泡脚效果最好。
3、最好不要在宽敞通风的地方泡,以免热气散失。
最近体内湿气比较重,听说泡脚也可以去湿气,那想问问泡脚除湿的
苦参清热燥湿
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可以清热燥湿,杀虫,利尿,除了内服也可用于煎水泡脚外用,能很好的清除血中之热,除却湿热。
泡脚方法:配伍紫草,大黄,地肤子,黄柏,蒲公英煎汤泡脚,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抑菌除臭之功效。有效改善脚气,湿疹等症状。
茯苓补脾渗湿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水肿,脾虚诸症,及心心悸失眠等症的治疗。
泡脚方法:配伍杏仁,白蔻仁,薏仁,白术,猪磷,法半夏,甘草煎汤泡脚,有健脾利湿,通经利水的的作用。
藿香化浊解湿
藿香性微温,归脾,肺,胃经,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等作用,可以祛除湿气,而且在祛湿的同时还能提振脾胃之气,可以轻松的让湿浊之气消失。
泡脚方法:用藿香30-50克,放入两升水中,开大火煎煮40分钟,再用小火煎熬至药液只剩1升,到出汁液后,再加水煎煮1升药液,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倒入泡脚盆内,浸泡双脚,同时按摩双脚,能有效去除湿气,消解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