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乳腺增生艾灸哪个部位

roberson 发布 2018-10-30
我阿姨患上了乳腺增生,听说艾灸对乳腺增生调理挺好的,想问问乳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如果进行艾灸治疗,具体可选用阿是穴、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 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艾灸阿是穴的主要目的是疏通经络,激发气血运行。 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功效:肩井穴的主治疾病为: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天突穴 位置:天突穴为任脉、阴维任脉交会穴,仰靠坐位取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天突穴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肝俞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取穴: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取穴标志:两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第7胸椎,再向下数至第9胸椎,根据骨度

高血脂艾灸哪里降血脂

艺辈子艹瑷睨 发布 2018-10-30
高血脂艾灸哪里降血脂?怎么艾灸?
高血脂艾灸常用穴位 神阙穴 肚脐的正中部。温和灸。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足三里 位于膝盖下方凹陷约横指宽的地方,左右各一。患者自执点燃的艾灸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cm,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3-5分钟。 功效:抢庄和保健集体,改善集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免疫力。 悬钟穴 从脚踝外侧的中央最高处,往正上方横指宽,在小腿外侧的腓骨中央可以摸到一个小凹陷的位置,即是悬钟穴。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cm,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5-1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调和气血 高血脂辩证艾灸穴位 痰浊内阻 症状:血脂高出正常范围,患者形体肥胖,心悸眩晕,胸脘痞满,乏力倦怠,恶心呕吐,口渴不欲饮水,舌淡体胖苔腻,舌边有齿痕。 治法 1.选穴:丰隆中脘三焦俞阳池 2.定位

艾灸关元的好处有哪些

趴趴小辣宝 发布 2018-10-30
艾灸关元的好处有哪些?关元位置在哪里?
人体关元穴位于脐中下3寸处,取穴时,平躺仰卧,肚脐下4横指与腹正中交点即为此穴。关元穴居于丹田,内应胞宫精室,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生命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且与肝,脾,肾三经,冲,督二脉关系密切,为生命之所系。 艾灸关元有培肾固本,补益精血,调理冲任的作用,是古今保健要穴。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关元穴,氧摄取率明显降低,耗氧量明显增高,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关元穴位配伍艾灸作用 1.配气海,肾俞穴,神阙穴,有培肾固本的作用,主治急救中风脱证。 2.配足三里,脾俞,公孙,大肠俞,有补益元气,温中散寒的作用,主治虚劳,里急,腹痛。 3.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有固精固脱的作用,主治男子不育,阳痿,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等病症。 4.配太溪,肾俞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主治泻痢不止,五更泄泻。

艾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空山灵音 发布 2018-10-30
艾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丰隆怎么找最简单?
艾灸丰隆的作用 1.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胃经由此别出而络于脾经,故此穴有治脾胃两经疾病的作用。 2.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湿聚为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之说,故本穴能除痰逐饮,常用于治疗哮喘,痰多之症;如脾阳失运,水湿渗于肌肤,丰隆又有健脾化湿而用于治疗水肿症,以及由于痰湿所致的下肢麻木,重坠,屈伸不利,步履艰难。 3.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灸丰隆穴有健脾和胃,增加食欲,促进痿证康复的作用。 艾灸丰隆的好处 1.咳嗽或哮喘伴随痰多时,在止咳平喘穴中加丰隆穴可以清肺化痰。 2.呕吐痰涎时在和胃降逆止呕穴中加丰隆穴可以健脾化痰。 3.当痰湿偏盛体质(体胖,身重,舌苔厚腻)人群患肢体肿胀疼痛时,在通经活络的穴位中可加丰隆穴化痰通络。 4.水肿病人若伴随消化不良症,可以在利尿消肿穴中加丰隆穴以健脾利水。 5.头痛,头重,眩晕伴随呕吐者,可以在止头痛穴中加用丰隆穴化痰除湿。 6.神经衰弱患者在镇静宁神穴位中可以增加丰隆化痰醒神开窍。 艾灸丰隆功效主治 艾灸刺激该穴能改善脾脏功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主治胸

艾灸神门作用与好处有哪些

淡妆裹素颜 发布 2018-10-30
艾灸神门作用与好处有哪些?神门怎么取穴?
神门属手少阴心经,心藏神,主神明,该穴是心经的腧穴,亦是原穴,是神气出入的门户,具有宁心安神,清心调气的作用。 艾灸神门的好处 1.神门是手少阴心经五腧穴中的腧穴,心之原穴。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心藏神,故神门统治神志疾病。 2.神门为心之原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故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3.刺激神门不久便会有困倦感,对治疗失眠有良好效果。 取神门穴时,应采取正坐位,仰掌的姿势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期门准确位置怎么找

liangting 发布 2018-10-30
期门准确位置怎么找?艾灸这个穴位的作用是什么?
期门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刺激本穴可以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起到疏肝健脾,理气活血的功效。 艾灸期门的作用 1.期门穴是肝经循行的最后一个部位,是肝的募穴,故有疏肝理气,治疗肝胆疾病的作用,可与太冲,阳陵泉,肝俞等穴配伍使用。 2.期门既是肝之募穴,又是十二经最终穴位,伤寒热如血室刺激期门可愈。临床上女性患感冒,月经来潮,常致停经并出现低热吗,胸闷,焦虑烦躁,迁延不孕,泻期门穴可收效。

艾灸肝俞的功效有哪些

轻逸舞 发布 2018-10-30
艾灸肝俞的功效有哪些?怎么艾灸这个穴位?
肝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肝之背俞穴,肾藏精,肝藏血,精血是生命的根本,肝俞历来被视为肝脏的保健要穴,经常刺激该穴可以起到调肝护肝的作用,主要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之功效。 取俯卧位或坐位,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施灸15-20分钟,每日一次,灸治症状缓解或消失为止。

前列腺炎怎么艾灸

we_米斯 发布 2018-10-30
患有前列腺炎怎么艾灸可以调理?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前列腺炎艾灸常用取穴 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阳陵泉: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阳关: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 三阴交:足内踝最高点上4横指处。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中枢:在背部后正中线上,当第10与第11胸椎棘突下之间的凹陷处。 气海俞:在腰部,当第3与第4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处。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百会: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命门: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心俞: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前列腺炎艾灸的好处 前列腺炎治疗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艾灸治疗主要起到活血化瘀,疏通通络之功,通过艾

中风艾灸哪里

兔兜兜 发布 2018-10-30
中风艾灸哪里?效果怎么样啊?后遗症的话艾灸怎么调理呢?
艾灸治疗中风的效果 艾为温辛,阳热之药,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治疗中风能够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能够激发人体正气,醒脑开窍,急救固脱,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消瘀散结。 中风艾灸的方法 将艾条点燃后,不断吹火,助艾火尽快燃尽,艾热迅速传入体内,不待燃至皮肉便扫除,火力壮而短促,灸后不按施灸部位,使体内蕴热之邪随艾火之热迅速发散,起到消散的目的。 中风艾灸取穴治疗 中经络 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言语不利加廉泉,哑门。 操作方法:艾条直接灸疗3-5壮。病久者用平补平泻法,有滋阴熄风,化痰通络之功。 中脏腑 脱证取穴:关元,神阙。 操作方法:隔盐灸,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 急灸3-5壮。有扶正固脱,益气回阳之功。 闭证取穴:水沟(捏按),合谷,劳宫,太冲,涌泉,丰隆。 操作方法:用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急灸3-5壮急救,可起清热化痰,熄风开窍之功。 中风后遗症艾灸手法 方一:

呕吐艾灸哪里可以缓解

DellaXu 发布 2018-10-29
呕吐艾灸哪里可以缓解?怎么艾灸好?
呕吐应该辩证分型来取穴进行艾灸,具体分型如下: 外邪犯胃型呕吐艾灸 主要症状:突然呕吐,兼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胸腹满闷,苔白。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中府,大椎,风门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中府,于俯卧位加灸大椎,风门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边,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悬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然后俯卧,去2双胃俞穴温和灸5-10分钟,灸法同上。 艾灸功效:解表化浊。 饮食停积型呕吐 主要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吐后则舒,苔厚腻。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建里,神阙,阴陵泉,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建里,神阙,阴陵泉,与俯卧位加灸脾俞穴。 艾灸手法:各穴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据穴区部位切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新鲜姜片放在所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