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乳做的酸奶是怎么回事?比鲜奶做的酸奶质量差吗?
所谓复原乳做的酸奶,就是指用奶粉加水配成奶液,再接种乳酸菌制成的酸奶。这种做法无碍产品的营养价值,也不妨碍乳酸菌的繁殖成长。其产品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原料奶粉的质量。如果奶粉质量高,抗生素含量低,而且奶粉配制时浓度足够大,发酵效果好,那么做出来的酸奶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含量都不逊色于鲜牛奶制作的酸奶。即便用鲜牛奶制作酸奶,如果原料奶的蛋白质含量不够高,企业也可以在鲜奶中添加少量奶粉,以保证酸奶的蛋白质含量和凝固效果。
十8葵
发布 2015-10-21
酸奶的钙含量是不是低于牛奶,维生素的营养价值也差一些?
酸奶的钙含量的确会略低于原料牛奶,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其中加入了糖和果料等配料,稀释了牛奶中钙的含量。不过,因为酸奶中含有乳酸和乳酸菌,有利于人体的矿物质吸收,所以原味酸奶中的钙实际利用率未必低于牛奶。具体每一种产品的钙含量多少,要看它的蛋白质含量,因为乳制品中的钙是微妙地结合在蛋白质溶胶或凝胶体系中的。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高,则产品中钙的含量也会高。
酸奶中保留了牛奶中的所有维生素,而且经过发酵,乳酸菌的活动还能增加B族维生素的含量,因此整体而言,原味酸奶的维生素营养价值相当于甚至优于纯牛奶,可以作为维生素B2、B6、B12、维生素A、维生素D等的膳食来源之一。
我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国标只要求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这5个项目,并未强制要求企业标明产品的钙和各种维生素含量,所以很多产品上没有标注钙和维生素的含量,但这绝不意味着其中不含有这些成分。
有专家说,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比牛奶低?
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酸奶中通常会加入7%的白糖(否则酸味太浓多数人难以接受),而白糖是不含有蛋白质的。同时,酸奶中添加了果粒、果汁、果酱之类配料,它们都几乎不含有蛋白质,也会降低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但是,牛奶中的蛋白质是百分之百保留在酸奶中的。
近两年来,和消费者“中国乳品标准世界最低”的传说相反,各种乳制品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是在一路走高的,很多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原味酸奶2.5%,风味酸奶2.3%)。这是因为质量太差的牛奶原料很难做成优质酸奶,企业往往会用质量较高的牛奶来制作酸奶,或在配料中加入奶粉、乳清粉,提高产品的蛋白质含量。现在北京市场上的酸奶产品,即便是风味酸奶,也都能达到2.5%以上的蛋白质含量,甚至有些产品超过3.0%,达到了纯牛奶的水平。考虑到酸奶中的蛋白质更容易消化吸收,实际上酸奶在供应蛋白质方面并不比牛奶逊色多少。
酸奶、酸牛乳、发酵乳、发酵牛奶、优酪乳、酸酪乳这些指的是一
是的,它们都是指酸奶。要想确认它们是不是一种东西,直接看包装上的“产品类别”一项,上面写着“发酵乳”,就是酸奶。如果酸奶里加了奶、糖、发酵菌种和增稠剂以外的配料,它就叫做“风味发酵乳”,比如加了果汁、果粒、麦芽、杂粮、椰果的大部分酸奶产品都是风味发酵乳。
至于包装正面的名称,无论如何新颖,都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起的好听名字,无非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类似产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其中优酪乳的来源最有意思,它并不代表这种产品质量特优,而很可能是酸奶的英语名称(yogurt,音译为“优格”)和酸奶的台湾叫法(酸酪乳)两者杂交的产物:优(格)+(酸)酪乳 = 优酪乳。
驼色
发布 2015-10-20
很多超市有外国进口或国产的长保质期酸奶,是否值得买?
的确,现在很多企业开发了“灭菌型酸奶”,可以长时间在室温下存放。所谓灭菌型酸奶,意思是说,这些酸奶的确是乳酸菌发酵制作出来的,酸奶里曾经有过大量的乳酸菌出没。但是,在出厂之前,这些菌都被杀死了,同时在无菌状态下灌装到干净盒子里。杀死所有活菌之后,乳酸菌们的遗体再也不会产酸,所以不再需要冷藏。
为什么要做灭菌型酸奶呢?对生产方和销售方来说,它有几个大好处。首先,不需要冷藏啊!这样运输也好,储藏也好,销售也好,都在室温下不用放进冷柜,能省很多成本,您想想用电制冷的成本多高啊,超市肯定是乐于接受它的。其次,保质期长,就能卖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啊!没有冷藏柜的超市也可以卖,需要长途运输的地方也可以卖,对企业来说就扩大了销售范围。第三,灭菌型酸奶品质稳定,不会变酸,在室温下存放几天口味不会变化,一些没有冷藏条件的消费者,比如大学生、民工等消费者群体会感觉很方便,可以一次多买一些。第四,对于一些怕凉不敢喝冰箱里酸奶的人来说,喝常温下保存的酸奶就方便多了,即便加热一下也不必有什么罪恶感了,反正菌已经死了。
所以说,如果消费者不需要活菌的话,和需要冷藏的酸奶相比,灭菌型酸奶更有市场优势。当然,即便没有乳
三特
发布 2015-10-20
很多超市把酸奶放在室温下卖,其中的乳酸菌会死掉吗?为什么?
是的,活菌酸奶在室温下会持续产酸,最终自己的生长也受到抑制而逐渐死亡。为了延缓活菌数的下降速度,并避免产品过酸,活菌酸奶必须用冷藏车运输,并放在冷柜里储藏和销售。即便如此,过一周之后,活菌数还是会下降大约一个数量级。所以,假如在乎活菌数,酸奶要尽量买新鲜的才合算。
消费者经常会发现超市中的冷藏酸奶口味过酸,这通常是因为超市的储藏仓库没有冷藏条件,或为了省电把酸奶直接放在冷柜外面存放,一段时间之后才放入冷藏货架所致。这时候活菌数肯定已经大幅度下降了。还有一些超市直接把需要冷藏的酸奶放在室温下销售,这是不合相关规定的。
市面上有各种新式的产品,口味酸酸甜甜的,都和酸奶差不多,什
建议消费者好好看看包装上的“产品类别”这个项目。布丁也好,布林也好,慕斯也好,都是含奶的甜点,不属于酸奶类型。它们的特点是蛋白质低于普通酸奶,而脂肪比普通酸奶高得多,甚至可达6%-8%(普通酸奶不超过3%),糖分也相当足。在营养价值方面,都比正常的酸奶低得多。偶尔吃吃满足口感可以,若天天用它们替代酸奶来喝,就相当不明智了。不仅损失银子,而且损失营养。
至于号称是外国类型的酸奶,不妨看一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比较一下它们的蛋白质含量。有些产品蛋白质含量可高达6%,而有些只有2.5%,完全不比传统产品强。再看看碳水化合物含量,正常应当是11%-12%,有些产品会高达15%左右。一看就明白,无非是用更甜的口味吸引嗜甜的消费者而已。还是购买那些蛋白质高、脂肪不高、碳水化合物不高的产品最健康。
听说酸奶中有很多添加剂,不太安全,是不是添加剂越少的酸奶越好
酸奶中的添加剂主要是增稠剂,如果胶、卡拉胶、黄原胶、改性淀粉、改性纤维素等。这些配料都无毒无害,其中植物胶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反应,帮助膳食中的重金属物质排除。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各种膳食纤维片剂,而对酸奶中添加的增稠剂百般恐惧。果胶不就是苹果中的主要膳食纤维吗?卡拉胶不就是海藻中提取出来的胶质吗?食用级的改性淀粉和改性纤维素也并不是什么可怕名词。
此外,酸奶中通常会加入香精,无糖或低糖酸奶常常会添加甜味剂。香精实际上是很多人购买果味酸奶的动力所在,而无糖、低糖也是很多消费者追捧的概念。既然想得到水果香味,也就只能容忍香精了,因为几粒切了两个星期的水果粒不可能有那么大香气。既然不想吃白糖,又不能忍受尖利的酸味,那也就只能和甜味剂和平共处了。
真想要“纯天然”的酸奶,可以直接购买某些无增稠剂、无糖、无香精、无甜味剂的品种,大城市的大超市中都有销售,问问售货员就行了。可惜很多人买了一次就发现,真的不如那些有添加剂有糖的酸奶好喝……所以,还是不要这么叶公好龙吧。
蠟尐筆
发布 2015-09-17
酸奶营养价值还不错,好像都可以喝吧,有没有哪些人是特别适合喝
1、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患者。一些营养学专家发现,酸奶中含有一种“牛奶因子”,有降低人体中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酸奶中的乳酸钙极易被人体吸收。有人做过实验,每天饮720克酸奶,一周后能使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
2、肿瘤病患者。酸奶中的双岐乳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醋酸、乳酸和甲酸,能抑制硝酸盐还原菌,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起到防癌的作用。欧洲乳业发达的一些国家,认为“一天一杯酸牛奶,妇女甭愁乳腺癌”。
3、年老体弱病人。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分解牛奶中乳糖形成乳酸,使肠道趋于酸性,抑制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生长繁殖的腐败菌,还能合成人体必须的维生素B、叶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其本身又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年老体弱十分有益。
4、使用抗生素者。抗生素在控制致病菌的同时非致病菌也受到了抑制,这样轻则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重则会导致另一种感染性疾病。而酸奶中含有活性的长分枝杆菌,可以使胃肠菌群失调重新获得平衡。
5、骨质疏松患者。酸奶中含有极易被人所吸收的乳酸钙。
人一天可以吸收多少酸奶的营养,一天喝多少毫升的酸奶对身体健康
每天喝两杯,每杯在125克左右比较合适,且喝酸奶的时间最好是饭后3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
空腹的时候不宜喝酸奶,酸奶含有大量蛋白质,空腹喝的话,酸奶中的蛋白质会“被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无法达到通过酸奶补充营养的作用。而且空腹喝酸奶,会令胃酸浓度增高,从而影响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不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