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作学习参考用,不作为治疗指导,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般治疗
轻度耳鸣可以逐步适应,不一定需要特殊治疗。顽固扰人的耳鸣,在治疗时,首先应明确病因。现多采用电刺激、掩蔽器等手段治疗。
药物治疗
1、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利多卡因被认为是治疗耳鸣的有效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时间短,衰减快,副作用大,近来很少应用,而改用扑痫酮,效果和卡马西平相仿而副作用小。
2、血管扩张、抗组织胺药单独或联合使用,凡是血管性和中耳疾病引起的耳鸣,均可应用该疗法。对伴有心血管疾病者,血管扩张剂应慎用,抗组织胺药用于血管病变引起的耳鸣,常用药为扑尔敏。以上两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对耳蜗血流的神经控制。
3、钙通道选择性阻滞剂,如西比灵。它能增强脑组织及内耳对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内耳微循环及传出神经的活性,从而抑制耳鸣。
4、中药勾藤散适合于中年以后出现的神经症和/或稍带有虚症的耳鸣患者。该散剂由石膏、陈皮、麦冬、半夏、茯苓、人参、防风、甘草、生姜、勾藤和菊花组成。主药为勾藤,有调节神经异常兴奋及郁滞的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无特异的手术方法。鼓室注射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鼓室交感神经切除等均不能长久缓解耳鸣。迷路切除术破坏前庭耳蜗神经末梢器官,对内源性耳鸣有一定效果。严重外周性眩晕合并重度耳鸣与耳聋行前庭耳蜗神经切除术。一些患者,象耳硬化症、颈静脉球体瘤、静脉畸形、Mnire病等特殊原因引起的耳鸣,针对病因进行手术,可以缓解症状。
其他疗法
耳鸣的治疗方法除上述治疗外,还包括针灸治疗、传统中药治疗、微波及电磁波治疗、激光局部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高压氧仓治疗和催眠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