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大便潜血是什么原因

大便潜血是什么原因

2016-11-30阅读(2980)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大便潜血,是指当消化道少量出血时,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出血,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才能试验出粪便中的血红蛋白及其他产物。那么大便潜血的原因是什么呢?

食物原因

1

在大量食用动物血、肝脏、牛奶和含铁药物时,大便潜血试验会出现假阳性。因此在出现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时,不能都认为是上消化道出血,应注意询问患者的饮食成分。必要时,可在大便潜血测试前3天应禁食上述食物,以防误诊、漏诊。

 

上消化道出血

2

当上消化道出血时,出血量在5~10ml之间,患者的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或者间断性阳性,此时可能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病因。

 

药物性出血

3

以往并无胃肠道疾病史和出血病史者,在短期内大剂量服用刺激性药物,之后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的,可能是药物导致的药物性急性胃肠道黏膜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

4

在患者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进行大便潜血测试,呈阳性的几率是84%,应在流行性出血热治好后再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