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慢性小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作突然并反复发作。由于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炎症,因此仅用抗生素之类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不过,哮喘也是一种可以控制、可以预防的疾病。由于哮喘需要根据哮喘发作的情况分级进行治疗,也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发作。哮喘一旦发作,要及早控制,使哮喘发作对小气道造成的破坏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舒张小气道,抗过敏、解除呼吸困难,达到平喘的目的。
终止发作的药物:氨茶碱、舒喘灵、博利康尼、强的松等口服药物;氨茶碱、甲基强的松等静脉药物;舒喘灵、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等气雾吸入药物。
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发作。哮喘的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但小气道的炎症是长期持续存在的。因此,需要长期的抗过敏治疗。
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孩子哮喘发作得到控制,暂时无任何喘息症状(缓解期),仍然需要每天坚持服用预防性药物,最好应用必可酮或普米克等气雾剂吸入。吸入上述药物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吸入剂量应由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确定,轻症哮喘需要持续吸入3~6个月;重者需持续吸入更长时间。
家长要知道:除哮喘发作期需要看医生外,哮喘缓解期也应定时看医生,以使孩子得到定时的身体检查,并可咨询用药情况。
哮喘是否能得到根本控制,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的发作。预防发作的办法包括:
能引起哮喘发作的物质统称为过敏原,是诱发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没有触发因素就不会产生哮喘的症状。
从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消除过敏原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常见的过敏原及预防办法有:
① 外界空气中的花粉或霉菌的孢子
它们来源于植物的微粒,存在时间很短,容易避开。在花粉或霉菌出现的高峰期,最好少带孩子到室外活动;必须出门时,应戴上口罩。
② 居室内的尘螨及蟑螂
居室内的尘土中含有大量尘螨。它体积小,肉眼难以看到,但它是一种活的昆虫。螨虫以皮肤的脱屑为食物,可生活在枕头、被褥、地毯及长毛绒玩具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很快。螨虫的最大危害是它们的粪便能引起孩子过敏,诱发哮喘发作。有些孩子对蟑螂的排泄物也会过敏。
消除螨和蟑螂的办法
* 勤洗、勤晒或用开水烫床上用品,
* 不使用地毯,不玩长毛绒类玩具。
* 使用杀虫剂消灭蟑螂。注意喷药或打扫室内卫生时,应该让哮喘的孩子离开现场;待房间彻底通风后,才能将孩子带回室内。
* 由于许多孩子对动物毛发或羽毛过敏,所以,有哮喘孩子的家中应最好不要养宠物。
③ 各种烟雾及刺激性气体
烟草气雾既能增加儿童气道的敏感性,又能加重哮喘的症状。家长最好不要抽烟,不要带孩子到不限制吸烟的公共场所。
对于煤气燃烧或炒菜时产生的烟雾,应使用排风扇或抽油烟机将烟雾排出室外。
尽可能不让孩子接触各种刺激性气体,如油漆、蚊香、农药,甚至包括刺激味不强或有香味的气体,如香水、香皂、洗发液等家用化学品。
④ 婴幼儿的哮喘发作往往与呼吸道感染有关。因此,预防感冒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也是预防哮喘发作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讲,春季发作的哮喘可能与吸入花粉有关;秋季发作者,可能与霉菌孢子有关;冬季发作,尤其伴有发热者,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持续常年发作者,可能与体内感染病灶有关,如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也可能与长期密切接触螨、尘土等等有关。
对于容易患感冒的孩子,在冬季到来之前,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种是一个预防的好办法。
包括调节免疫、抗过敏和脱敏疗法。根据孩子的免疫功能(通过医生检查及相关的化验),选择应用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长期应用抗过敏药物,如酮替酚、色甘酸二钠或普米克气雾剂等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清新;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注意饮食平衡,保持大便通常,都有利于哮喘的预防。
1个回答Q 你好医生怎样治疗怎样治好孝喘病
1个回答Q 乌贼骨怎么治哮喘?
0个回答Q 哮喘在饮食上注意什么 这6点不能
0个回答Q 请问一下哮喘可以吃芥末吗?
0个回答Q 哮喘病人哪七种食物不能吃
1个回答Q 哮喘的孩子是过敏引起的吗?
0个回答Q 哮喘为什么晚上发作 看看这7种夜
1个回答Q 哮喘有哪些症状表现?
1个回答Q 核桃杏仁丸治体虚哮喘功效如何?
1个回答Q 治疗哮喘擦法的不同穴位自我按摩有
水煮蛋减肥法反弹吗 普洱茶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蜂蜜柠檬水的功效与禁忌 游泳减肥一周游几次 怎么游泳才不会往下沉 晚上吃橙子会发胖吗 早上空腹吃橙子好吗 天气冷会导致月经推迟吗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芒果里面有黑色的丝能吃吗 吃猪肝对眼睛有好处吗 晚上怎么喝白醋减肥 白萝卜切开里面发蓝是怎么回事 皮肤过敏六个办法有效止痒 喝红糖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儿童猩红热应注意什么 新买的内衣内裤可以直接穿吗 和大三阳的人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妇女更年期要吃什么调养 苦荞茶隔夜还能喝吗 热水泡脚可以去湿气吗 用花椒姜水泡脚的禁忌 喉咙痛怎么办咽口水都痛 吃橙子能喝牛奶吗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虫草可以生吃吗 拔罐出水泡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