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指南 > 煮面条怎么做好吃 煮面的3大误区

煮面条怎么做好吃 煮面的3大误区

2018-01-15阅读(1250)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面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南北,都有一群忠实的粉丝,每天与之“相会”,但是,你真的“懂”它吗?以下几个煮面吃面的误区你“踩”过吗?

沸水才下面

1

很多人煮面时,都等水完全沸腾后才下锅开始煮。其实这样容易导致面条受热不均匀,面条表面容易糊化而粘连,煮出的面一点都不筋道。

正确做法:

最好是在锅底里有小气泡往上冒时下面,然后搅动几下,盖好盖。等锅内水开了再适量添些凉水,等水沸了即熟。这样煮面条速度快,面条柔而汤清。相反,如果水沸了再下挂面,面条表面易粘糊,水分、热量不能很快向里渗透、传导。再加上沸水使面条上下翻滚、相互摩擦,这样煮出的面条外粘、内硬、汤糊。

食用面汤

2

很多人习惯将煮面的汤水和面条一起吃,或是直接在汤水中加入其他佐料一起调味。但其实煮面的汤水不是很有营养,不宜直接食用。

正确做法:

应该将煮面的汤水沥干,或是将面条捞出,单独加入高汤调味。高汤可用猪骨、肉类熬制。如果不想吃得太油腻,又想要浓稠的高汤,可在汤中加入适量小米或黄豆,能让高汤味道更鲜美。

早上吃面

3

很多人都习惯早上吃一碗面当做早餐,其实,吃面最佳的时间是中午。

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条煮熟后会变成400克左右,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所以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而早上应该吃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食品。

煮面时添点凉水

4

自己在家煮面时,通常将面扔进锅里,发现面汤越煮越浑浊,有很多浮起的白泡。很多人都只是将锅盖揭开搅拌几下让白泡沉下去。煮面时加点冷水,能更好保持面条的口感,也能减少面条碱性渗出,食用过多的碱会损伤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