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按哪个部位退烧 这些紧急部位一定要知道!

按哪个部位退烧 这些紧急部位一定要知道!

2018-01-10阅读(54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发烧是很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感冒时,那么按哪个部位退烧呢?

大椎

1

定位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

功能主治

大椎穴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可用于帮助退烧。

操作

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太阳

2

定位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的颞部,眉外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的凹陷处(快接近发际处)。

功能主治

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清头明目,通络止痛。主治头痛,偏头痛、感冒、眩晕、牙痛,目赤肿痛,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可帮助缓解发烧产生的头痛等,有退烧辅助疗效。

操作

用两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轻按一下。

合谷

3

定位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第二掌骨中点,即“虎口”处。取法:当拇、食指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即是。

功能主治

合谷穴可疏风解表,镇痛通络。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可帮助退烧。

操作

掐压按揉合谷穴用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右(左)手的合谷穴上,适当用力掐压按揉60~100次。两手交替进行。

攒竹

4

定位

该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功能主治

吸热生气。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可帮助缓解发烧时的症状,有助于退烧。

操作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653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