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痛风熬夜怎么办 保证睡眠摆在首位

痛风熬夜怎么办 保证睡眠摆在首位

2018-06-15阅读(6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我们知道熬夜是引起痛风的原因之一,那么痛风熬夜的人该怎么办呢?

热浴疗法

5

热浴法是水疗法的一种。水疗法就是应用热水、冷水、蒸汽等各种形式的水来保健或防治疾病。水疗法中的具体方法有坐浴、灌洗、温泉浴、旋流温水浴、桑拿浴、淋浴、湿布、敷泥、足浴、热敷以及灌肠等。水疗法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许多民族传统医学中的治疗方法之一。这里介绍的是渐加温浴疗法,适用痛风病患者。

渐加温浴疗法

患者脱衣服,将手和足部放在相应水浴槽中。浴槽有盖,盖上有一小孔,插入水温计。患者坐在椅子上,用被单及毛毯盖好,头上敷贴冷毛巾。开始水温为36~37C,7~10分钟内,水温上升到44~45C。让患者出汗,先面部后全身。操作人员将患者的汗擦干,让患者保持安静。治疗持续10~15分钟,出浴,擦干皮肤,卧床休息30分钟。

足浴缓解熬夜痛风

6

足浴方一

配方:天麻15克,红花10克,川牛膝30克,稀莶草50克

制法:将上药人锅,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与开水同人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1剂,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通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风,对急性痛风尤为适宜。

足浴方二

配方:忍冬藤40克,丹参30克,桂枝15克,苦参20克,五倍子15克,乳香10克。

制法:将上药入锅,加水煎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与开水同人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1剂,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通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风,对急性痛风尤为适宜。

足浴方三

配方:土茯苓50克,川芎30克,忍冬藤30克,威灵仙50克

制法:将上药入锅,加水煎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与开水同人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天1剂,每次45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通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风,对急性痛风尤为适宜。

自我按摩缓解熬夜痛风

7

按摩穴位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颈项拘急、肩背痛。咳嗽、气喘、感冒等。

胃俞: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外散胃腑之热。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外散肾脏之热。

中脘穴: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此穴可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此穴可以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穴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外关:在前臂后区,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此穴可以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此穴可以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此穴可以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按摩方法

以上穴位按顺序按摩,每个穴位按摩20-30次,早晚各做一遍,每一遍30分钟左右。

周宁县
17
养生攻略
120
问答
16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