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 中伏是几月几号 中伏吃什么

中伏是几月几号 中伏吃什么

2018-06-29阅读(157595)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转眼间又来到了三伏天气,中伏是三伏天中时间最长的伏天,2018年中伏是哪天?2018年中伏是几月几号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伏养生食谱推荐

9

冬瓜薏仁绿豆粥

原料:冬瓜250克、薏苡仁50克、绿豆30克、鲜荷叶1张、藿香叶9克、粳米5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清水洗净,冬瓜切小块,与薏苡仁、绿豆、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荷叶。另将藿香叶煎煮,取汤适量,加入粥中,稍煮即可。

功效:主要针对暑湿,闷乱烦躁,头痛头涨,发热有汗等。

杞菊鸡蛋羹

原料:枸杞子15克,鲜菊花15克,冰糖适量,鸡蛋1个。

做法:将枸杞子去果柄、杂质,洗净。将鲜菊花撕成瓣状,用清水浸泡后,沥干水分,冰糖打成屑。锅内加水500毫升,置武火烧沸,下入冰糖煮溶解。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散入沸水锅中,煮成羹汤,加入枸杞子、鲜菊花瓣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润燥、养血。适用热病烦闷、燥咳声嘶、目赤咽痛、头痛发热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番茄疙瘩汤

材料:番茄1/2个(约30g),鸡蛋1枚,面粉50g,芝麻香油3ml,盐1g,油10ml

做法:

1、将面粉放入一个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筷子和成小疙瘩,备用。

2、番茄洗净,切成小丁;鸡蛋在碗中打散,待用。

3、中火烧热锅中的油,放入番茄块翻炒片刻,加入200ml水煮开,转小火,放入小疙瘩煮熟,倒入蛋液再次烧开,离火,调入盐和芝麻香油,即可。

排骨豆芽汤

材料:新鲜排骨、黄豆芽、葱姜、料酒、盐。

做法:

1、将排骨剁成小块,并用水焯一下洗净。

2、葱切成段,生姜切成薄片。之后将黄豆芽清洗干净,与准备好的排骨一同下入锅中,加入适当清水和生姜片,以大火烧开,之后转为小火慢炖。

3、1个小时左右排骨就差不多炖烂了,关心挑出姜片扔掉,在锅中加入少量盐和料酒进行调味,后加入一点葱花提味。

八宝鸡汤

材料:用料母鸡1只,猪肉250克,猪杂骨250克,党参5克,茯苓5克,炒白木5克,炙干草2.5克,熟地黄7.5克,白芍5克,当归7.5克,川穹3克,葱、生姜、料酒、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

1、将8种中药包入洁净的纱布内。

2、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猪肉洗净,杂骨捶破。生姜拍破,葱切成节。

3、将鸡、猪肉、药袋、杂骨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葱、生姜、料酒,改用文火煨炖至烂,将药袋捞出不用,捞出鸡、猪肉放入另一锅内,滗入肉汤,加少许精盐、味精烧沸即成。

伏天注意事项

10

1、随着气温的升高,天气闷热,气压较低,容易使人产生胸闷气短,心率变缓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心脏的不是,因此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

2、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往往贪凉,经常和冷饮,吃凉寒的食物,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因此不能忽视脾胃的调养。饮食忌寒凉,清淡饮食,少盐少辣。

3、易引发中暑,为预防中暑,建议可喝点绿豆汤,喝淡盐水等以解暑补水,一旦发生中暑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应及时就医。

4、天气炎热,人们心情容易烦躁不安,情绪易怒,对健康不利。应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注意睡眠充足,讲究饮食卫生。

2018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

11

1,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2,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3,常备防暑药物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金银花、菊花、荷叶、西瓜。

4,学会睡好午觉

夏日,日长夜短且天气闷热,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如能午后稍睡片刻,犹如给大脑充电,有利体力恢复。

5,湿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年老体弱和平时缺少运动者,万万不可剧烈运动,否则有害无益。

6,热茶比冷饮效果好

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茶中含有丰富的钾。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钾离子丢失过多,钾与钠共同维护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神经、肌肉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有重要影响,体内钾不足时,常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耐热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中暑。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29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