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 为什么中伏20天

为什么中伏20天

2018-07-24阅读(262467)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三伏天里最热的一伏是中伏,在中伏的时候,人们会感受到非常的炎热,中伏的时间有长有短,在不同的年份里有不同的表现,今年中伏是十天还是二十天?今年中伏为什么20天?

中伏如何防暑 

9

苦味食物要多吃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中伏不能做的事情

10

不要大量喝绿豆汤

我们都知道绿豆汤具有很好的防暑降温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在夏季都会来上一碗,或者直接把绿豆汤当茶喝。这样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绿豆汤比较寒凉,对于那些本身体质比较寒的人,喝太多绿豆汤,会导致他们症状加重,甚至会引发其他疾病。另外,女性在经期也最好不要喝绿豆汤。

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

虽然呆在空调房中会让我们感觉非常凉爽,似乎与外面的高温隔绝了。但是如果呆在空调房里时间过长的话,会引起浑身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空调病”。

所以我们在享受空调带给我们凉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并且要注意通风。

外出避免高温时段

上午十点到下午的四点是一天中最为炎热的时段,尽量不要外出。即使一定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的措施,同时尽量选择有树荫以及遮蔽的地方行走。

不要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

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不要喝过多饮料

夏天饮料是不能代替水的。因为此时人体的排汗量和水分蒸发量都大大增加,如果只喝饮料,不喝水,尿液中的代谢物质不能很好稀释,晶体沉积,很容易会形成结石。而且长期摄入含糖饮料,容易变胖。

中伏养生注意事项

11

1、饮食要清淡

三伏天一定不要吃得太油腻,饮食应以清淡平和为主。因为含脂肪多的食物,不但抑制胃酸分泌,而且刺激胃产生一种抑制自身蠕动的“胃泌素”,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这样就会感到腹胀,不思饮食,而且由于三伏天体内水分蒸发过多,消化液分泌大为减少,加之睡眠不足和夏天喜食寒冷食物等因素,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如果再进食油腻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因此,根据夏季特点,应选择清淡、爽口、易于消化的食物。

2、热天宜清补

在饮食滋补方面,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食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诸如鸭肉、鹅肉、鲫鱼、瘦猪肉、豆类、薏米仁、百合等,经合理烹调可做成多种美味佳肴,不仅能增进食欲、加强营养,还可消暑健身。此外,亦可做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等,它们都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

3、切忌“贪凉”

夏季气候多雨而潮湿,湿浊寒凉之气易损伤脾之阳气,容易产生脘腹胀痛,食少倦怠,肢倦乏力,泄泻,水肿等症状。在此气候条件下,若饮食寒凉无度,易造成夏季胃肠疾病的高发。因此,夏季勿贪饮冰寒之食,以免造成寒湿困脾。夏季高发的急性肠胃炎多为细菌性肠胃炎,夏天食物易腐烂,而人们喜欢食用生冷食物,造成细菌感染为患病主因。从此角度分析,大家也应注重饮食卫生,勿过度“贪凉”。

4、多吃些消暑食品

有些食品可以减少体内积热,像西瓜、绿豆、山楂等,不但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还能止渴、利尿、祛毒、散热、开胃,是夏季预防中暑的佳品。

28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