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针灸经络调理,免费订阅养生知识,学习中医、经络知识、膳食养生。
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而且有着深刻的理论思想。在人类对生命与健康的理解发生变化的同时,中华传统养生保健方法正日益引起国际医学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
养生又称道生、摄生,是养生之道。天有三宝是日月星﹐地有三宝是水火风﹐人有三宝是精气神。到底这个精气神是什么呢?“精气”也就是“正气”(真气),泛指生命的精华物质及其功能。你比如说人的津液,人的血液,都可以说算精。有了这个物质基础才能生成气,气本身就是动力,就是能量,就是活力。所以有了精,才能有气,精气充沛了,才能体现出神。养生的内容非常广泛,方法也很多,历代的养生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养生,要把“防”放在第一位。《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张仲景《金匮要略》开篇即讲“上工治未病”。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提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人应该自己重视自己的健康。以“治疗为辅,预防为主”的思想来进行,事先能够防范于未然。只有保证健康的身体,才能去更好地应付自己的工作。过去往往强调带病坚持工作,现在有病应该赶紧去医院早做治疗,不要失去治疗的机会,所以防是最主要的。
养生的方法大体归纳有三,一为食养,二为药养,三为气养。
食养,最简单的就是不要吃得过饱,吃东西吃到嗓子眼,打着饱嗝,这就过了;
药养,可以适当地吃些药,帮助调节身体;
气养,则是锻炼自己的正气,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外在的病邪,应随时随地注意防御。同时内在的心情要安定清净,没有杂(欲)念,防止情绪的波动,使体内的真气和顺,这样,精神自然充满(沛)。最主要的是扶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十足,病邪自然无法侵袭。
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必遭殃,贪吃贪喝身体就会垮了。早晨起来,喝一两杯白开水,这是非常好的。能净化肠胃,稀释血液黏稠度,对身体有益。民以食为天,有的人平时健康但他不一定长寿,有的人很长寿,但他不一定健康。
为什么呢?比如运动员健康不健康,然而有好多运动员就是因为超负荷的运动,透支太过,实际上就是透支生命,往往就是死在运动场上。
《内经》有“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记载。所以,人应当顺其自然,饮食要有节制,有劳有逸,劳逸适度,动静结合,心态平衡。人本于天地,在大自然中生活,就不能违背其运动规律。如一天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吃饭工作、休息、睡眠各八小时,这就符合一昼夜阴阳转化的自然规律。按大自然和人体变化的规律来调节,随着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服,四时(春夏秋冬)的节气转化调配饮食,因时因地制宜。工作再忙,时间再有限,你也要找出时间来,做些有益自己的活动。不要太过劳、透支健康。
现代人重视疾病有余,重视健康不够,更不用说养生了。健康还是不健康,活的生活要有质量。人离不开水,活着离不开水。“活”字三点水一个舌头的舌,这舌旁老有水那才能活,口腔里头津液老不足,老感觉口干舌燥,那就是说明你这个身体不是太好。身体好的人那个唾液是很丰满的,所以这个活字,古人造字确实有它一定的道理。
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八十不为奇。现在条件这么好,八十岁算下寿,九十岁算中寿,一百岁算上寿,一百二十岁才算高寿。人是不是能活一百多岁啊?完全可以。为什么很多人活不到呢?那是因为保健养生没学到位,没有自己把自己身体休息好。从养生的角度来看,防重于治,有了病再治就晚了。
《黄帝内经》中讲的非常精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渴而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说的就是预防胜于医疗。当身体发病后,再去找医生,就像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去打造武器,不就什么都晚了么?
单从身体健康来讲,健康有五个标准:一、头脑清醒。思维不乱,有条不紊,能够回忆往事;二、能吃。每餐吃个七八成饱,七成最好,有一点饥饿感,那是最好的健康状态;三、能睡。躺下没两三分钟就能睡着,醒来有精神,这就是睡得好,即睡眠质量好;四、二便通畅。小便通利,大便通畅,保证每天一次大便。人欲长生,肠必常清;五、腿脚利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亚洲人的饮食比例以“433”为宜,就是400克粮食,包括米面、豆类、薯类、芋类等,300克蔬菜和水果及300克的蛋白质和脂肪。要吃得杂,每天至少吃30种以上的各种食物,并且要认真地吃早餐。吃得杂就能把七大类营养素都吃到了,七大类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元素、水、膳食纤维都在杂食里。
三餐的量也是以“433”为准,就是早餐占四成,要吃得好,吃得适量;午晚餐各占三成,简单即可。早晨起来不吃早点,不良影响很多,尤以胆汁浓度高易形成结石为重,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如果再苛求一点,老年人的份量最好是“442”,即早餐吃四成,午餐吃四成,晚餐吃两成。晚餐老人家吃得过饱影响睡眠,中医说“少吃一口,舒服一宿”。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也是少食多餐,晚餐少吃有利于老年人的消化吸收。
有不少人在吃的问题认识上存有误区:其一,觉得吃得多比吃得少舒服,是一种享受;其二,觉得吃得越多营养就会越充足;其三,认为食欲是生理反应,要顺其自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如此才有利健康。显然,以上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极不科学的。其实,吃多了并不舒服。人在吃多的情况下,不仅不会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反会加重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负担,造成这方面的疾病。
所以,为了健康长寿,还是要节食。节食要讲科学,应按各自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同情况制订食量标准。这里还有一个简便制订食量标准的方法,就是可以跟着感觉走:如果你没有胃肠疾病的话,但经常打饱嗝、泛酸、上腹部有胀满感、口臭、舌苔厚、放屁较多、大便不爽、易困倦、精神迟钝、手脚心发热和进食前及睡前尚存有饱胀感,这就提示您吃多了,应该考虑在进餐时要注意减少食量。
最后还要提一个错误,那就是节俭,怕浪费。比如一顿饭吃着吃着剩了点菜或米饭,不吃倒掉觉得怪可惜的,于是勉强吃下,这是大家难过的一关。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吃下去没有好处,何必把它勉强吃下去呢?
0个回答Q 爸妈家里带过来的土鸡蛋要怎么弄好
0个回答Q 晚上睡觉时候腿冷,有什么解决办法
0个回答Q 现在街上好多奇怪的草莓,吃了对身
0个回答Q 求助!膝盖有什么好的保养方法?
0个回答Q 空调使用不当会造成哪些健康问题?
0个回答Q 咖啡怎么喝才健康、、、
0个回答Q 甘蔗吃多了会怎么样呢
0个回答Q 吃甘蔗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0个回答Q 吃甘蔗嘴巴内壁起血泡是什么原因呢
0个回答Q 吃甘蔗是不是等于吃糖
水煮蛋减肥法反弹吗 普洱茶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蜂蜜柠檬水的功效与禁忌 游泳减肥一周游几次 怎么游泳才不会往下沉 晚上吃橙子会发胖吗 早上空腹吃橙子好吗 天气冷会导致月经推迟吗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芒果里面有黑色的丝能吃吗 吃猪肝对眼睛有好处吗 晚上怎么喝白醋减肥 白萝卜切开里面发蓝是怎么回事 皮肤过敏六个办法有效止痒 喝红糖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儿童猩红热应注意什么 新买的内衣内裤可以直接穿吗 和大三阳的人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妇女更年期要吃什么调养 苦荞茶隔夜还能喝吗 热水泡脚可以去湿气吗 用花椒姜水泡脚的禁忌 喉咙痛怎么办咽口水都痛 吃橙子能喝牛奶吗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虫草可以生吃吗 拔罐出水泡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