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

黄精生的和熟的功效一样吗

93741889r 发布 2020-12-04
黄精有生的和熟的,不知道这两种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功效。
不一样。 生黄精补脾益气效果更好,而熟黄精则偏于润肺滋阴。而且熟黄精是用酒蒸法制成,制成后的功效肯定会有所变化,如果是用来当做药材的话,是经过一些处理,把黄精中的一些有效物质通过一些制作方法充分提炼,才可以能够被人体所接受和服用,所以功效是会有所不同的。 一般生黄精是没有毒性,但是能刺激人的咽喉部,引起不适,而且如果没有经过提炼的话,除非累积到一定的剂量,不然是不会有治疗疾病的作用的。

黄精女人可以吃吗

cq528mvp 发布 2020-12-04
黄精女人可以吃吗?女人吃黄精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 黄精是男女老少都可以服用的,而且其药用价值非常高,具有润肺健脾的作用,平时可以用黄精煲汤喝,可以能起到补气养阴的功效,如果是女性身体出现体倦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所以女性平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黄精人参鹿鞭效果怎么样服用

亲爱的么么酱 发布 2020-12-04
黄精和人参鹿鞭一起搭配应该怎么弄?怎么才能发挥更好的药效
建议不要随便服用。 黄精、人参、鹿鞭都是很滋补的中药,尤其是人参和鹿鞭,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可以有很好的益气效果,但是这三味药一起服用的话,如果没有具体的剂量作为指导的话,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而且人参和鹿鞭吃多了是会上火的,而且同属于中药,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自己不要随意口服。

生黄精可以直接炖鸡吗

dfydfy3463059@139.com 发布 2020-12-03
前段时间医生给我开了点生黄精没吃完,请问可以直接用来炖鸡吗?
可以但不建议。 生黄精虽然没有毒性,如果想直接用来炖鸡的话也是可以的,但是因为生黄精具有麻麻的味道,直接食用的话会对喉咙起到一定的刺激,口感不好,所以市面上所售的黄精一般都是经过蒸熟处理后的熟黄精。 所以如果是炖食物的话建议最好使用熟黄精,这样炖出来的食物口感会更好一些,而如果用生黄精的话一般都是在配伍用药的时候使用。

黄精熬中药熬多久

1686427482@qq.com 发布 2020-12-03
昨天买了一点中药黄精,但是要用来熬中药不知道需要熬多久?
一般中药首煎约需半小时,第二煎则可略长10分钟。 中药煎的时间一般是比较久的,如果是想要药效更好的话,就需要小火满煎,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把黄精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中药的效果会更好,而且一般药次数以2次或3次为宜,因为中药一般是可以反复煎的,不然就会太浪费了。

黄精有什么用途

yunxunb703 发布 2020-12-03
黄精有什么作用呢对于人体来说?
黄精主要是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以及劳嗽久咳等,可以能滋肾阴、润肺燥,可以与川贝、知母等同用,效果更好,如果是脾胃虚弱,黄精可以补脾阴又益脾气,对于食欲不振,脉象虚软者,也与有一定的效果。

生黄精怎么吃最好

小叮当 发布 2020-12-01
黄精用得较多的是生黄精和熟黄精,那么生黄精怎么吃最好呢?
一般不建议吃生黄精。 黄精直接吃的话其含有的粘液质成分,会对咽喉产生刺激,引起咽喉不适,所以一般是食用炮制后的熟黄精,其刺激性会弱很多,但是味道会腻,不易消化,主要是用煲汤、泡水、煎药等方式使其药性和口味更好的被人体吸收。

哪些人不宜吃黄精

轻逸舞 发布 2020-12-01
黄精是以为十分滋补的药材,然而哪些人不适合吃黄精呢?
1.腹泻人群 黄精气阴双补的功效比较大,如果是脾胃虚寒、中阳不足的人食用过多的黄精的话,很可能会加剧阴阳失衡,使腹泻的症状更加严重。 2.痰湿人群 黄精是滋补类药材中口感较为滋腻的,痰湿人群的主要表现是舌苔厚、痰多、口中发黏、胸腹胀满等,如果者类人群食用过多质地滋腻的黄精话,会是脾胃运化功能更加虚弱,体内痰湿症状更加严重。

黄精和黄芪哪个补气效果好

艾子艾子 发布 2020-12-01
黄芪和黄芪都有补气的功效,然而哪个补气效果更好呢?
各有各的好,依个人情况选择。 黄精和黄芪都是补益类的药材,都有补气的效果,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黄精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腰膝酸软、肺虚燥咳,有良好的益胃气、肺气、肺阴双补、益肾的作用;黄芪主治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水肿等疾病,其作用是补中气、固表、利尿的效果较好,两者的药效不同,所擅长的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建议根据自身症状来选择药物。

黄精可以和枸杞一起泡水喝吗

浮世浮生 发布 2020-11-21
最近天气太冷了想泡点茶喝,请问黄精和枸杞可以一起泡水喝吗?
黄精和枸杞在成分上并不存在着配伍禁忌,而且两者对人体来说都具有补益的作用,是可以用来一起泡水喝的。 但是黄精毕竟属于一种中药材,是需要对症后才能使用的,所以建议患者在出现症状之后最好是先去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来选择合适的用量,避免擅自服用出现身体不适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