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什么时候治疗颈椎病最好,哪个天气最适合?

charles 发布 2017-07-08
什么时候治疗颈椎病最好,哪个天气最适合?
很多颈椎病患者在夏天觉得脖子没有什么不舒服,因此往往就忽视了治疗颈椎病,一直等到冬天颈椎病发作了才想到去治。其实,对于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可能会失去根治颈椎病的最佳时机。冬天天气寒冷,会引起颈椎关节僵硬,肌肉、韧带痉挛,血液循环减慢等诸多问题,这样不但使颈椎病患者病情加重或发作,而且治疗时也感到痛苦,很难坚持,这时治颈椎病往往是事倍功半。夏天天气炎热,颈部血液循环加快,颈椎关节、靭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功能相对活跃,正是治疗颈椎病的最佳时机。因为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消除肌肉疲劳、软组织水肿和炎症;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有利于椎间盘的复位;椎间孔变大,神经活跃,有利于疼痛、麻木的消除。而且夏天脖子酸胀、僵硬、疼痛等症状往往会自行缓解甚至消失,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痛苦,更加容易坚持。这些因素都能使颈椎病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脊髓型颈椎病一经诊断就应及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非惟一的选择,但对于终止症状恶化、抑制病变发展具有良好效果。脊髓型颈椎病的发展是渐进性的,常不易被患者自身感觉,一旦进展严重,出...

颈椎后纵轫带骨化症分几增?

AceyQian 发布 2017-07-06
颈椎后纵轫带骨化症分几增?
颈椎后纵靭带骨化症根据X线、CT等影像学表现,有多种分型。 Hirabayashi根据后纵初带骨化的矢状位影像描述了 4种类型,即连续型、节段型、混合型、局限型。1933年,Epstein补充后纵韧带骨化的第五种类型:萌芽型。其特点是肥大的后纵韧带在椎间盘及邻近的终板范围内有标点样骨化,偶有延伸至椎体后方。董方春等也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分为4型:连续型、间断型、混合型、孤立型。张长江等将本病分为6型:连续型、间断型、乳头型、钩型、桥型、混合型。Epstein根据后纵韧带骨化的轴位影像将其分为矩形、椭圆型、三角型和花梗型。宋兆祺在CT影像上描述后纵韧带骨化横切面可呈小圆块型、横条型、厚横条、半圆型、卵圆型、椭圆型、飞鸟型、三角型、两半卷发型等。在CT扫描图像上,根据骨化灶的形态分为4型,即平板型、覃伞形、山丘型、花束型。

颈椎先天性发育畸形的患者为什么易得颈椎病?

todd 发布 2017-07-06
颈椎先天性发育畸形的患者为什么易得颈椎病?
从病因学上讲,颈椎病与遗传学无关,但与一些先天性发育畸形是有一定联系的。因此,颈椎病虽然不遗传,但应该预防一些先天畸形造成的颈椎病问题。先天性颈椎隐裂、椎体融合、颈肋、先天性椎管狭窄、颈椎结构发育不良等是一些颈椎病的发病基础。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x线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的各种异常,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但与颈椎病患者对比,后者颈椎的畸形数为正常人的1倍以上。先天性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且与颈椎病发病相关性较大的畸形是在颈2〜3和颈3〜4处,其次为颈4〜5,多为双节融为一体,三节融合者罕见,间隔一节或二节形成双节双融合者亦少见。由于椎体融合,两个椎体之间的椎间关节原有的活动量势必转移至相邻的上下椎节。按照颈椎的生物力学特点,当颈3〜4以上椎节先天融合时,其下一椎节由于负荷增加而使该节的退变明显加剧,甚至出现损伤性关节炎,如同时伴有椎管发育性狭窄,则使颈椎病发病时间更早。而椎管宽大者,或是靠近上颈椎者,其发病则较迟。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易感人群有哪些?

琉璃碗# 发布 2017-07-05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易感人群有哪些?
颈椎病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1) 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患者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使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2) 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患者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3) 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容易产生颈椎病。4) 其他因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病等患者易患颈椎病。

哪些人易患颈椎病呢?

心的囚牢i 发布 2017-07-04
哪些人易患颈椎病呢?
大体上说,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以40〜60岁多见,而45〜 55岁年龄段发病最多。但随着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身心压力,颈椎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颈椎病多见于头颈部长期处于同一姿势劳动的人员,或头颈部活动频繁以及从事颈部容易受伤的职业人员,比如外科医生、教师、计量人员、从事电脑工作者、司机、足球运动员、学习任务重的青少年等。此外,习惯使用高枕的、有颈椎外伤史的人亦易得颈椎病。 有人问:年轻人也会得颈椎病吗?回答是肯定的。记者、教师、司机以及长期从事财会、写作、编校、打字、文秘等职业的人员是患病的高危人群,并且呈现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

肌张力检查和肌力检查是颈椎病可用的物理检查吗?

薇卡卡 发布 2017-07-04
肌张力检查和肌力检查是颈椎病可用的物理检查吗?
肌张力检查和肌力检查:1)肌张力检查:即为肌肉松弛时在被动运动中所遇到的阻力。颈椎病的肌张力检查主要有肢体下坠试验和上肢伸举试验。肢体下坠试验检查时,患者仰卧、闭目,肢体放松,检查者举起一个肢体后突然放开,肌张力高者坠速缓慢,肌张力减退者则快。上肢伸举试验检查时,患者闭目,双臂平伸。有锥体束张力痉挛或小脑舞蹈症者,前臂渐趋内旋;有锥外强直者,患肢向中线偏移;有小脑疾患者,则向外偏移;轻瘫者,患肢逐渐下沉;严重深感觉障碍者,则手指呈不自主蠕动。2)肌力检查。颈椎病患者患肢由于脊髓不同程度受损,可造成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手部小肌肉等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或无力。此外,颈椎病患者若长期颈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肉的力量。因此,对颈椎病患者做上述肌肉力量检查是有意义的。具体可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对上述肌肉进行肌力检查。该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方便。其评定标准分为6 级,其中5级为抵抗充分阻力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4级为抵抗部分阻力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颈椎病发病、加重的影响因素存哪些?

夏※亦凉 发布 2017-07-03
颈椎病发病、加重的影响因素存哪些?
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发生和加重与颈椎间盘的退变,以及由此进一步造成的椎体及附件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颈椎间盘的退变,一方面与人类由爬行至直立行走及劳动有关;另一方面与生活习惯、职业、全身情况及内分泌有一定联系。 颈椎病的发生和加重,还与生物力学有一定关系。颈椎病的好发部位之所以最常见于颈5〜6,是由于头颈部的负荷(包括自身重量和各种运动的负荷)集中在下颈段,并以颈5〜6的压应力最大,特别是长期低头伏案的工作者,颈5〜6常处于高压力、高扭曲力状态,这样颈5〜6 最易、最早、最重地引起退变。 当然还有解剖学基础。颈椎的椎管矢状径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最狭窄处为颈5〜6,而此处又恰为脊髓颈膨大所在。因此,一旦出现退变,则十分容易出现症状。 在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化造成椎节制动后,生物力学方面的因素会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病情。颈椎屈曲时,其压力和扭曲力的最大承受椎节逐渐向下转移,而后伸时则逐渐向上转移,从而造成多节段的病变。此外,正常情况下,颈髓在椎管内其侧方...

颈椎病患者经常颈肩部疼痛,是否属于脊髓损伤后疼痛?

54丢了线的风筝 发布 2017-07-02
颈椎病患者经常颈肩部疼痛,是否属于脊髓损伤后疼痛?
长期保持伏案书写、用电脑、玩手机、打麻将、背扛重物等低头姿势都很容易出现颈肩部僵硬、疼痛。一般的颈肩疼痛不一定有脊髓损伤,但若出现头昏、走路不稳、跌跤、下肢沉重、踩棉花感、上肢麻木、持物不稳、双手无力等症状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已有颈脊髓损伤。此时应及时就医,行颈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直观看见有无颈脊髓受压表现,也可以做脊髓神经-肌电图检查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与损伤程度。

颈椎病的病史特点是什么?

若晓曦 发布 2017-06-28
颈椎病的病史特点是什么?
颈椎病的病史特点是: (1) 病因特点颈椎病患者一般会有长期伏案工作或其他低头、向某一方向转动头颈部的职业经历,或是有睡眠体位不良、床铺和枕头等卧具应用不当的日常生活习惯,或是存在工作和居住环境潮湿、寒冷等情况。 (2) 首次症状的性质与特点详细了解首次症状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判断病情的发展及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都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 1) 以感觉障碍起病者。如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上肢的麻木、疼痛,则表明其椎管相对狭窄,应注意有无颈椎椎管狭窄的情况。 2) 以运动障碍为首次症状者。表明来自椎管前方的致压物(如突出的髓核)是引起脊髓受压的主要病理解剖改变。 3) 以一侧手麻木或疼痛症状起病者。提示可能存在钩椎关节(包括椎间关节)不稳或骨质增生,也可能存在髓核向侧后方突出。 4) 以猝倒起病者。多为椎动脉第二段受刺激或压迫所致。但应注意与血管疾病或椎动脉其他节段病变、癔症等鉴别。 5) 以躯干部有束缚感或双下肢无力、易跌倒为首次症状者。表明系脊髓受压所致,同时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应尽早采取...

颈椎病仅哪些症状和危害?

乄学會用微笑掩饰心痛3 发布 2017-06-28
颈椎病仅哪些症状和危害?
具体如下:(1) 颈椎病的症状颈椎病的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椎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的部位和节段不同,造成受压组织种类、轻重不一,因而症状差异比较大。最早期仅仅是颈椎神经受到刺激,引起颈部不适、颈痛及活动受限等。两侧的脊神经根受压后,除了颈部症状外,还可表现为上肢放射性疼痛、手指抓握无力及指尖感觉过敏等。如果椎动脉受压,则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视物障碍等;也可能出现与“冠心病”或“胃肠功能紊乱”等相似的临床症状。当脊髓受压后,则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胸腹部束带感,行走踩棉花感、步行困难、步态异常甚至站立不稳,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而此时颈部的症状可能反而不明显。此外,几乎所有的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活动功能障碍,如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等表现。(2) 颈椎病的危害得了颈椎病可以出现上面所说的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包括情绪、睡眠、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等;除此之外,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脑功能减退,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引起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