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2015-06-29阅读(6218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这种蛋白主要来自于胚胎的肝细胞,在胎儿出生后的两周左右甲胎蛋白即可从婴儿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含量是非常低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引起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肝癌是常见原因

1

肝癌是常见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约有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目前多以400μg/L为标准,一旦超过此数值应该考虑肝癌的可能性,甲胎蛋白一般在肝癌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就已经升高,所以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定期的检查。

妊娠期妇女生理性偏高

2

妊娠妇女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时性升高,因为甲胎蛋白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是会明显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母血中甲胎蛋白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但其仍旧低于400μg/L,一般会在产后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胎儿畸形发育

3

畸形胎儿等甲胎蛋白可出现升高,如无脑儿和脊椎裂胎儿畸形时,因甲胎蛋白可漏入羊水,故母血或羊水中甲胎蛋白明显增高,具有诊断意义,并可作为终止妊娠的指证。

新生儿肝炎

4

新生儿肝炎,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

湖口县
696
养生攻略
220
问答
36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