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发生意外,像是溺水、烧烫伤、误食、中毒等,已经失去意识时,除了拨打119,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外,父母应该学会哪些急救术,以把握黄金救援期呢?
1~4岁的婴幼儿十大死因中,以「事故伤害」居首位,最常发生意外的场所有高达六成是大家认为最安全的居家环境。「照顾疏忽」为儿童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故家长必须加强事故伤害防护的观念,并且落实于日常生活,才能彻底杜绝这类伤害发生。
婴幼儿发生危急,甚至死亡的情况,常见于异物梗塞与窒息、幼儿童坠楼、误食与中毒、儿童溺水及烧烫伤。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好奇心会驱使他去探索生活周遭的新事物,像是吞食正在玩的玩具、从沙发上跳下、玩饮水机的开关、将成人药物当做糖果吃等,发生往往在一瞬间,稍不注意便造成意外。
婴幼儿会用嘴巴探索周边环境,喜欢把物品放入,因此,容易导致异物吸入,有73%发生在3岁以下的孩童。异物梗塞最严重的问题是呼吸道完全阻塞,当呼吸道遭受外来物阻塞而无法呼吸,就会造成窒息,导致脑部缺氧,进而造成损伤。到底哪些物品较容易引起异物梗塞?以食物来说,包括果冻、软糖、糖果、含骨头的肉类、整颗的种子与坚果(例如:花生)、带籽水果(例如:荔枝、龙眼、葡萄)与较黏稠的花生酱等,非食物性的钱币、安全别针、钮扣电池、弹珠、小玩具及配件也相当常见。
假如发现原本意识清楚的婴幼儿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而无法言语,或者剧烈咳嗽,就必须怀疑是否为异物吸入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若因为异物梗塞而使呼吸道完全阻塞时,应立即对外求助或拨打119,并且把握黄金救援期,执行哈姆立克法,重复动作直到异物咳、吐出并予以移除,有必要甚至施以心肺复苏术。
如何预防
1.1岁以下的婴儿不可趴睡,婴儿床上也不能有任何松软物件,包括棉被。除此,不建议1岁以下的婴儿与大人或其他人同床,因为此时婴儿尚不会翻,很容易在没注意的情况下压到他。
2.小心检查地板及游玩的地方是否有硬币、钮扣及其他小东西,避免幼儿误食。
3.选择适合年龄的安全玩具,避免玩具零件掉落,造成幼儿误食。
4.勿让孩子接近绳带(套),像是窗帘的拉绳、鼠标线、悬挂奶嘴、项炼、平安符或玩具吊绳等,衣服上也不要有长绳带。
5.避免让小孩接近塑料带、具拉炼的袋子、柔软枕头等。
6.避免让小孩在浴缸内玩水,以发生溺水窒息的危险。
7.孩子哭泣或奔跑时,应避免同时喂食物。
8.1岁以下还不会翻身的婴儿,容易有溢奶状况,因此,用奶瓶喂食时,应以头上、脚下的姿势斜抱着,吃完后给予拍嗝或将婴儿侧躺,预防因溢奶而造成呛奶。
9.避免让学龄前儿童吞食可能引起异物梗塞的固体食物,尤其是风险特别高的4岁以下之幼儿。除了不主动给予,也应注意勿让小孩在没有成人戒护下,接触到这些固体食物。此外,所有食物都须压碎和切细,要求孩子不要边玩边吃,而且得细嚼慢咽。
儿童发生事故伤害死因排名第二名是溺水,其中,小于1岁的婴儿有71%发生在澡盆,尤其是7、8个月已经会坐的宝宝,由于头部比例较重,容易向前倾,发生原因大部分是被短暂单独留在澡盆或由年长兄姐「看顾」所造成;至于1~4岁的幼儿则是大人疏忽所致,经常在「离开照护者视线」5分钟内发生。基本上,溺水时,少量的水会进入下咽部,引起喉头痉挛,导致低血氧,3~4分钟会造成心肌缺氧,5分钟内便产生脑损伤之后遗症;缺氧时,身体所有器官都会受到影响。
若不幸发生溺水意外,必须尽早实施心肺复苏术,减低缺气伤害。急救时,应先将溺者救出,移至安全环境检查意识,如果确定失去意识,赶快找人协助并拨打119寻求后续支持,再将溺者平躺于硬地上;当无法确定溺者脊椎是否受伤,建议最好当做脊椎有潜在性的伤害来加以保护较安全。再者,应立即清除口鼻内污泥、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溺者头部朝下,按压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如果呼叫溺者没有反应,即使初步处理排出的水不多,均得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直至伤员心跳呼吸恢复或急救团队到达现场接手为止,最后送医治疗。若溺者意识清醒,必须以毛巾包裹全身保温,给予氧气,送医检查,勿忽略肺炎、继发性呼吸窘迫等并发症或死亡的可能性。
如何预防
1.注意居家安全,浴缸或大水桶内应避免储水,也不要让儿童独处。
2.婴幼儿洗澡时,成人应全程陪同,不可因任何原因而暂时离开浴室。除此,精神不济的成人亦不该协助婴幼儿沐浴。
3.患有癫痫疾病之儿童,不宜泡澡,应采用淋浴。
4.定期检查居家附近的蓄水容器,例如:水槽、水缸、水塔或洗衣机等,这些容器都应加盖,而且不易开启。
5.积极教育儿童戏水的正确知识,在安全的环境下教导游泳及自救技巧。
6.出外玩乐时,注意并严格遵守救生员与警告告示牌指示,随时掌握儿童行踪,勿随易闯入不明或危险区域。
7.遇到孩子落水时,不要轻易下水施救,先以间接的方式救人,如有木板、救生圈等可先抛下水中给溺者自救,或以长竹竿施救,并立即通报消防救生人员请求协助。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误食与中毒事件发生在6岁以下的孩童,且最常发生于家中。任何物品都可能造成儿童的误食,像是一些颜色鲜艳的药物(例如:降血压药物、降血糖药物、安眠药、维他命药片、儿童药水等),容易让孩子误以为是糖果而吃下肚,若单独或同时误食大人降血压药、降血糖药或安眠药,可能会导致低血压休克、低血糖、呼吸抑制等严重问题,其他诸如一些细小物品也容易误食,例如:玩具零件、钮扣、电池、回形针、硬币等。另外,像清洁剂、杀虫剂、强碱水等,亦可能引发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基本上,一旦发现孩子误食或中毒时,除了有机溶剂于催吐的过程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所含强碱水催吐很可能二度灼伤,因此,不建议催吐。至于其他物品,应立刻移除。若卡在上呼吸道,造成窒息,可以利用拍背压胸或哈姆立克法尝试将异物移除,假如无法达成,应尽速就医取出,且将残余部分或可能误食的药物外包装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平时应记住离家最近的医院急诊处或毒药物咨询中心电话号码,或直接拨打119寻求协助。
如何预防
1.孩童可以伸手触碰的地方都必须确保安全,像是有抽屉的柜子,应装上安全扣锁。
2.所有的药物或保健食品都应置于儿童不易开启的安全瓶中。
3.不要在儿童面前服药,以免引起模仿。
4.在明亮处服药,服药时应默数数量,若有掉落要确实找出并丢弃,避免孩子在爬行或玩耍的过程中看到而误食。
5.有访客或电话要暂停去开门或接听时,一定要把正在服用的药物或整理家务的清洁剂先收好,因为很多儿童误食都是在此时发生。
6.儿童用药由于气味芳香,也应放在安全处,每次只倒出该餐必须服用的剂量即放回原处。
7.过期未用完的药物应确实依照药物回收管道丢弃。
8.环境清洁用品或杀虫剂等应集中收纳于加锁的橱柜中。
9.绝对不要使用任何食品容器分装有毒的液体或粉末。
10.所有可能会被儿童放入口中的物品都应收纳在儿童无法打开的容器或橱柜中。
烧烫伤依发生原因可分成热液烫伤、火焰烧伤、化学灼伤、电灼伤及呼吸道吸入性伤害五种,其中,80%烧烫伤发生在家中,且50%以上的伤者为孩童,又以热液烫伤最常见,占所有烧烫伤的85%,常发生于4岁以下的孩童。
深度及面积是决定烧烫伤严重度的两个最重要因素,以深度而言,分为一度、浅二度、深二度、三度。许多家长可能担心烧烫伤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或造成疤痕,理论上要看烧烫伤的位置及深度,才能确认是否产生功能障碍及疤痕,通常浅二度不一定会留疤,且孩子的愈合力相对较好;深二度以上且深及真皮深层时,就会出现明显疤痕,外观上亦有所影响。若不慎发生烧烫伤,应立即去除伤害源,遵循冲、脱、泡、盖、送之紧急处理原则。
如何预防
家中最易发生烧烫伤的地方为厨房及浴室,另有以下小细节必须注意:
1.洗澡时,不要让宝宝离开照顾者的视线,尽量使用盆浴,但严禁直接加热水;澡盆不可置于水龙头底下,洗澡水应先冷后热。此外,一定要试水温,最好以温度计或用手直接测,水温应在48.9℃以下,若室内有恒定空调的环境,水温宜维持在42℃以下。
2.最好不要放任幼童任意在浴缸玩耍,避免发生意外。
3.家中最好不要储存强酸、强碱的清洁剂等危险物品。
4.餐桌上的桌巾不宜太长,免得幼童攀爬拉扯,把桌上热水或热汤拉下来而烫伤。
5.热水瓶、热汤要放置在幼童构不到的地方。
6.建议使用热水需解锁的饮水机。
7.火柴、打火机应收好,避免孩子玩火。
8.家中若装置铁窗,应保留活动逃生窗口,以备不时之需。
9.电线要远离幼童能摸到的地方,避免因无知咀嚼而导致唇部电伤;也要注意幼童的动向,避免绊倒电线而翻倒茶壶、热水瓶或热锅。
10.插座要远离幼童能摸到的地方,并且用保护盖盖住。
婴幼儿的意外发生总是来得又急又突然,黄金救援时间可说非常短暂,有时不一定能等到救护车,因此,家长务必要学会基本的急救术,包括哈姆立克法、心肺复苏术和烧烫伤的处理。
发生烧烫伤时,大部分家长都会知道实施「冲脱泡盖送」的步骤,但对于宝宝突然失去意识,当下很难判断到底该做哈姆立克法或心肺复苏术的急救,毕竟发生窒息状况的原因很多,像是婴儿猝死症候群、先天性疾病、癫痫都可能造成突然停止呼吸,误食小物件、溢奶等也会导致上呼吸道阻塞而引起窒息,爸妈应特别留意。基本上,假如孩子尚有呼吸,应该平缓移动且使其侧躺,让舌头不会阻塞呼吸,保持呼吸道顺畅,并且观察呼吸状况和脸色、嘴唇是否发黑现象,判断有无窒息状况。反之,若孩子已无意识,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但若孩子尚有意识,只是呼吸道完全阻塞,则施以哈姆立克法。
由于1岁以下的婴儿身躯可能比成人手掌小,加上还不会站立,因此,无论是实施心肺复苏术或哈姆立克法,都和1岁以上的幼儿略有不同。
发现宝宝被异物噎到、溺水(休克)或呼吸衰竭、猝死,在发生意外时,要当机立断,把握黄金时间,施行急救术。为了增加救命的成功机率,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已将过去的「ABC」急救步骤更改成「CAB」,完整步骤称为叫叫CAB(查看意识与呼吸→请求支持→胸外心脏按压→畅通呼吸道→人工呼吸)。
1岁以下
1岁以下的婴儿由于体型较小,会使用胸戳法,急救步骤应重复交替,胸部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持续到宝宝会动或医疗救护人员到达为止。
Step1:轻拍、呼叫宝宝,确认有无反应及呼吸心跳。
Step2:寻求他人协助或拨打119,若独自一人,先做2分钟CPR再打119。
Step3:先用食中指或双拇指按压胸部两乳头联机中央之下方,用力下压胸廓约4公分,每分钟100~120次快速压,确保每次按压后完全回弹,过程中尽量避免中断,且时间不得超过10秒。
Step4:以压額提下巴法之方式,打开呼吸道。
Step5:口对口(捏住鼻子)或口对口鼻吹气做人工呼吸,吹两口气,且每口气约1秒钟,可见胸部起伏。
1岁以上
与1岁以下的婴儿之实施方法大略相同,但着重于胸部按压的部分。
Step1、Step2:同上述。
Step3:单首长或双手掌按压胸部两乳头联机中央,用力下压胸廓约5公分,每分钟100~120次快速压,确保每次按压后完全回弹,尽量避免中断,且时间以不超过10秒。
Step4、Step5:同上述。
基本上,呼吸道若无完全阻塞,只需鼓励宝宝用力咳嗽,不要拍背或干扰,保持观察即可。若宝宝无法自己咳嗽、发不出声音、不能呼吸或脸部发紫,代表他的呼吸道完全阻塞,就必须使用哈姆立克法,执行方式是拍背压胸法,重复动作直到异物排出,提醒切勿试图盲目掏出异物,应于目视下移除异物。
1岁以下
1岁以下的宝宝通常头颈尚未发展成熟,可能还不会站立,建议使用拍背压胸法。
Step1:将宝宝面朝下趴在施救者的前臂,一手托住固定宝宝的头颈,维持头低脚高的倾斜姿势。
Step2:另一手掌跟拍打背部两肩胛骨之间,连续拍5次。
Step3:若上述方法无效,小心将宝宝翻转,使面朝上,一手固定宝宝的头部与颈背,维持头低脚高的倾斜姿势。
Step4:用食、中、无名三指置于胸骨下段,连续按压5次。
1岁以上
1岁以上的孩子通常头颈发展越趋成熟,下肢也较有力气,可以站立,使用腹部压迫法。不过,仍须视孩童能否站立或已经倒下两种状况处理。
孩童可以站立
Step1:从背部环抱,一手握拳,虎口向内置于肚脐下方,另一手抱住拳头且握紧。
Step2:两手快速向上内连续挤压5次。
孩童已经倒下
Step1:使孩子仰卧,跨坐大腿,两手十指互扣并翘起。
Step2:掌根置于肚脐上方与心窝中线,快速向下并往前推压5次。
当孩童发生烧烫伤时,应立即去除伤害源,遵循冲、脱、泡、盖、送的步骤顺序给予急救。
Step1:冲。以流动的自来水冲15~30分钟,尽快让皮肤表面温度下降,减少继续伤害。
Step2:脱。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剪刀剪开衣服。若皮肤黏于衣物上,不要贸然撕开,应留到医院处理;避免将伤口水泡弄破,减少感染机会。若有手表、手环等要赶快脱下,避免肢体肿胀后影响循环。
Step3:泡。继续浸泡于冷水中30分钟,能够减轻疼痛,若烫伤面积过大或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避免体温下降。
Step4:盖。用清洁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覆盖,勿在伤口处任意涂抹外用草药或牙膏、豉油等偏方,对伤口复原并无实质帮助,反而可能增加医院处理伤口的困难,提高感染率。
Step5:送。初步处理后即可送往邻近的医院进一步处置,视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清创、住院治疗或转送烧烫伤中心。
0个回答Q 宝宝私处有白色分泌物可以洗吗
0个回答Q 新生女宝宝的外阴肿胀是怎么一回事
0个回答Q 急急急,我家女宝宝的阴道口不见了
1个回答Q 宝宝满月缺氧怎么办啊。好吵又难带
1个回答Q 小宝走路该怎样引导的呢?小宝胆子
0个回答Q 宝宝湿疹妈妈吃什么好?
0个回答Q 婴儿使用洗发水注意什么
1个回答Q 小儿头部摔伤后家长应采取什么措施
0个回答Q 甘蔗吃多了会怎么样呢
0个回答Q 吃甘蔗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水煮蛋减肥法反弹吗 普洱茶喝多了有什么坏处 蜂蜜柠檬水的功效与禁忌 游泳减肥一周游几次 怎么游泳才不会往下沉 晚上吃橙子会发胖吗 早上空腹吃橙子好吗 天气冷会导致月经推迟吗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芒果里面有黑色的丝能吃吗 吃猪肝对眼睛有好处吗 晚上怎么喝白醋减肥 白萝卜切开里面发蓝是怎么回事 皮肤过敏六个办法有效止痒 喝红糖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儿童猩红热应注意什么 新买的内衣内裤可以直接穿吗 和大三阳的人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妇女更年期要吃什么调养 苦荞茶隔夜还能喝吗 热水泡脚可以去湿气吗 用花椒姜水泡脚的禁忌 喉咙痛怎么办咽口水都痛 吃橙子能喝牛奶吗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虫草可以生吃吗 拔罐出水泡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