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 > 佝偻病的症状

佝偻病的症状

2015-12-08阅读(2028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佝偻病是常见于婴幼儿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异常,骨骼生长障碍,全身各器官机能低下,那具体佝偻病有什么症状?

夜哭郎

1

夜晚啼哭是佝偻病的初期症状之一。佝偻病患儿经常于睡觉时惊跳,受外界轻微的刺激即被突然惊醒、哭闹。这一症状大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到夜晚,就哭闹不休。

其实,很多小儿的夜哭就是缺乏维生素D的一种表现。因为人体缺少维生素D时,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减弱,故小儿容易烦躁、夜啼。

爱出汗

2

佝偻病的另一早期表现为爱出汗。维生素D缺乏能引起管理汗腺分泌活动的植物神经易于兴奋,因此,小儿爱出汗,尤其是头部出汗多。睡觉时有时出汗,湿透内衣,头部汗滴冒出,将头发、枕巾都浸湿。

脱头发

3

患佝偻病的小儿,往往头发稀少、枯黄、细如绒毛。枕部的头发常常脱掉,形成“枕秃”。这种脱发的现象,也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所致,因为小儿烦躁不安,加之头汗多,刺激头皮发痒,故睡觉时常在枕头上摩擦,日子一久,枕部的头发就被磨光了。

乒乓颅

4

乒乓颅是颅骨软化的一种表现,是佝偻病骨骼改变中最早的征象之一,多见于6个月左右的小婴儿。当用手指按压患儿的颅骨时,受压部位能往下凹陷,松手后,凹陷的颅骨又立即弹回原处,如同压乒乓球壳似的,因此称做“乒乓颅”。这种现象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骨骼的钙化不良,颅骨变薄、变软所致。

盘锦市
37
养生攻略
200
问答
14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