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指南 > 黄芪能治什么病 滥用黄芪的危害

黄芪能治什么病 滥用黄芪的危害

2017-12-13阅读(873)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黄芪是中药,黄芪在肾病科的运用应该在中药药性理论、方剂理论和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运用。

黄芪治肾病的由来

1

黄芪最早用于肾病主要是治疗肾病水肿。

水肿是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肾病水肿多属中医的“阴水”,辨证以肾阳虚和脾气虚多见,温阳利水和益气健脾利水运用广泛,而益气健脾利水就是以黄芪为主的组方,《金匮要略》中的防己黄芪汤是其代表方。

肾病水肿辨证属于脾气虚者用防己黄芪汤利水效果是肯定的,而且随着水肿的消退,蛋白尿往往也告消失,因此认为黄芪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将其用于无水肿性肾病蛋白尿,辨证属于脾气虚弱的患者,也可获得疗效。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展,由于西医对肾病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许多学者试图从中草药中寻找治疗肾病的药物。

有实验认为,黄芪对动物血清性肾炎的发病有阻抑作用,并能延缓蛋白尿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

本来西医就没有治疗肾病的特效药物,而大家都在寻找能治疗肾病的特效药物;中医用以黄芪为主的方剂治疗肾病获得一些疗效,而绝大部分肾病在临床上又无药可用。因而,黄芪就被作为治疗肾病的特效药而被广泛运用。

滥用黄芪的危害

2

滥用黄芪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临床所见,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没有运用黄芪的适应症,没有适应症而运用,最起码来说是浪费。

第二,可能造成病情恶化和复杂化。辨证属于阴虚、湿热、热毒的肾病患者,用黄芪会导致病情恶化和复杂化,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

后经辨证,改用清热解毒、活血利水之方,用大剂五味消毒饮合当归芍药散,病情缓解。

黄芪能治什么病

3

黄芪在肾病科的正确运用就是根据辨证运用。

凡是辨证属于肺脾气虚的肾病患者都可考虑用黄芪,其临床表现有自汗恶风、疲乏无力、纳呆腹胀、大便溏泻、或有下坠感、或有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症状晨轻暮重、舌质淡有齿痕、脉弱无力等。

但不同的肾病或不同的表现具体选方有差异,下面予以简介。

肾病水肿

4

各种肾病水肿,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出现的水肿,有上述肺脾气虚的表现者,可选用防己黄芪汤,药物有防已、生黄芪、白术、生姜、大枣。

黄芪的用量一般为15克,最多不超过30克,可加淮牛膝、车前子。

营口市
126
养生攻略
184
问答
9
积分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