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化湿的中药有哪些 化湿吃什么药

化湿的中药有哪些 化湿吃什么药

2018-01-23阅读(16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湿邪证是最为常见,且难治愈的症状,体内湿气的形成多是由于脾胃虚弱,祛湿能力差所致,而化湿中药主要利用药物的温燥之性来化湿散浊,那么化湿的中药有哪些呢?

砂仁化湿开胃

5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用时打碎生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者慎用。

豆蔻化湿行气

6

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瓜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白豆蔻,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黄绿色时采收,晒干生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化湿星期,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在胀痛,食积不消。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者慎用。

草豆蔻燥湿行气

7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散剂较佳,入汤剂宜后下。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者慎用。

草果燥湿温中

8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

用法用量:煎服3-6g。

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者慎用。

137
养生攻略
0
问答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