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

白茅根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

2015-08-20阅读(10353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春夏时节人们常用以入汤羹的药食兼备之品,白茅根性寒味甘,入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

凉血止血的功效

1

白茅根味甘,性寒,善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多种血热出血之症,可单用亦可配伍它用。如《妇人良方》治疗鼻衄出血,《千金翼方》治疗吐血不止,皆以茅根煎汤或者鲜品捣汁服用。此外对于治疗咯血、血尿及血淋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

清肺胃热的功效

2

茅根性寒,又主入肺经、胃经,故而可清肺胃之热,降泄火逆。既能清胃热而止呕,又能清肺热而止咳。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症状。

清热利尿的功效

3

白茅根能够清热利尿以除湿退黄、消退水肿、通淋。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热淋、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单用白茅根煎服或者与其他清热利尿药物同用效果明显。

白茅根药理作用

4

白茅根主要含有白茅素、芦竹素、印白茅素及白头翁素等;还含有机酸、甾醇及糖类等。具有止血、利尿、抗炎等作用。其水煎剂能够显著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增加负荷小鼠的尿量;且能够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提高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